概要: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清除自身的缺点,身轻体也安;小人总是斧攻别人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了。可以把这种人当做老师。”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小就不去做。1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20穷则独善其
“我与我的书”阅读年演讲稿,标签:小学生演讲稿范文,小学生演讲稿模板,http://www.youer8.com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君子清除自身的缺点,身轻体也安;小人总是斧攻别人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说了就一定要守信用,做事一定要办到,不拖拉。
1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了。可以把这种人当做老师。”
1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1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1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不要认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19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但若坚持一直不
www.youer8.com 停地镂刻,就是金属、石头也会被镂穿2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君子之间的交情像水一样清淡,小人之间的交往只是基于酒肉的交情。
2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要广博地学习,对学问要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别,要切实地力行
2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表示与其空空羡慕,不如动手去干。
2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传)桃子李子虽不会说话,(但是它们果实甜美,惹人喜爱)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2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27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悲伤也没用了。提醒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应浪费时间
2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30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的首领可以被改变,但是男子汉(即普通人)的志气是不能被改变的.
3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3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落笔时风雨之震惊,诗成后鬼神为之哭泣。
3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它却能毁于随随便便。
35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唐贾岛剑客)
3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37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善艮的。善良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後来因为生活和学习环境的不同,差异越来越大。失之毫釐,差以千里。
38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三字经)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学习,是不对的!年纪小的时候,不肯努力、用功学习,等到年纪大了,还能有什麼作为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一块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如果不透过学习,就无法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不知道那些事合不合乎义理,应不应该做
40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三字经)至於兄弟姊妹之间,作兄长姊姊的应该爱护弟妹,弟妹也应该恭敬兄长姊姊。长幼之间要有伦常秩序,朋友相处也要诚实互信真心的交往
4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生育子女,若只知道养活他们,而不去教育,那是作父母的失职。老师教导学生,不只是知识、技艺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导学生做人处世的道理,使学生能够与人相处融洽,做事有方法,活得健康愉快有意义。因此对於学生的要求一定要认真严格,不能偷懒怠惰,才能教出好学生。严师出高徒,严是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要教出好孩子,必须父母与老师双方面配合,也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努力。
4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4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45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增广贤文)
46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朱子治家格言)
4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48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从前朝国家可以看出,勤俭可以兴盛,奢侈则衰败.
4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经典要多读,多读并且深思后个中道理自然也就知道了、
5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51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男子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5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