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当前1/共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每页显示1条/共4条(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减负提质措施: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2、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2 解决问题 5 3—6 表内除法(一)16 7—8 图形与变换 6 8—9 表内除法(二) 6 9—10 万以内数的认识 7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小学体育教学计划,http://www.youer8.com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当前1/共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每页显示1条/共4条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1—2 解决问题 5
3—6 表内除法(一)16
7—8 图形与变换 6
8—9 表内除法(二) 6
9—10 万以内数的认识 7
11 克和千克 3
12—15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3
16 统计 4
17 找规律 4
18—19 复习 8
第 一 单 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学情分析:
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结合现实生活,发现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地理解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应用最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正确地使用小括号。
第 二 单 元
教材分析: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情分析:
除法概念比较抽象,不易被学生所理解。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在多次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会一些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 三 单 元
教材分析:
通过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用三角板来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是直角、锐角还是钝角,都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行比较,体现了方法的前后一致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从数学的意义上讲,平移和旋转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
学情分析: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使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数学交流。另外,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特点。此外,教材还通过在方格纸上将图形进行平移,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
2.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3.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会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
能正确辨认直角、锐角、钝角,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第 四 单 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要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探索,掌握所有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在脱离了具体的情境后,用乘法口诀求商就成为一种纯粹的计算技能,而且还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单元结束时,表内除法的平均错误率6%,速度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