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小学教学计划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正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10-19 15:56:26]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教学计划   阅读:8285

概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数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教学重点: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当前2/共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每页显示1条/共4条教学难点:熟练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 五 单 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的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内容中一些重要的数的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优化知识结构,编排教学内容。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写出万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标签: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小学体育教学计划,http://www.youer8.com

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数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当前2/共4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每页显示1条/共4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用转化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 五 单 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的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内容中一些重要的数的概念,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优化知识结构,编排教学内容。先教学1000以内的数,再教学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写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最后是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把认数和简单的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有机结合,认数和用数表达、用数交流信息相结合,不断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情分析:

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更大的数,掌握数的概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创设学习情境和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加强思考和探索,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教学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和经验去计算。在整理万以内数的数位表时,让学生先说一说“已认识几个数位了”,然后再自己尝试制作一个数位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1、认识“千”,掌握“百”和“千”的十进制关系。

2、掌握千以内数的组成、读法、写法及比较大小。

教学难点:“拐弯处”的数法。

第 六 单 元

教材分析:

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学情分析:

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质量质量问题,已经明确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不能靠眼睛观察,必须要用秤称一称,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但是对质量单位还缺乏认识。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让他们在认识一些不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观念。培养估测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关系。

2.了解用秤的方法。

3.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教学难点:

克和千克质量观念的建立。

第 七 单 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学情分析: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可以通过迁移类推来学习。

2.注意把握好计算教学的要求.

本单元计算教学的内容呈现算法多样化的特点在教学时一方面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同时也应注意把握好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八 单 元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了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回答简单的问题。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册教材中出现了一些较大的数据,条形统计图的每一个格要代表五个单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小学教学计划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小学体育教学计划教育范文 - 小学教学计划

上一篇:八年级数学德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