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实验,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由于我十分明确倾听与互动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生们提出各自猜想以后,马上提出了——怎样证明自己的猜想呢?并让每个孩子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研讨刚刚设计好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准确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倾听他人的实验方案,然后适时引导地提出“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能帮助他们,提出你的修改意见吗?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引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有效质疑。同时适时的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你研究的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巧妙的渗透了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这一科学问题。(2)合理分工: 分工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合作学习团体研究任务的成功,必须依赖
科学课堂上对合作学习的初探,标签:小学科学教学论文集,http://www.youer8.com倾听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技巧。学生只有乐于倾听才能将自己的想法与同学的想法进行比较,进而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观察和实验,弥补经验上的不足,重组自己的信息体系,逐渐实现相互认同、相互接纳。
由于我十分明确倾听与互动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学生们提出各自猜想以后,马上提出了——怎样证明自己的猜想呢?并让每个孩子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然后全班研讨刚刚设计好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准确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倾听他人的实验方案,然后适时引导地提出“大家赞同他的方案吗?能帮助他们,提出你的修改意见吗?为什么要这样修改呢?其他同学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引发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有效质疑。同时适时的提醒学生注意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我们应如何设计实验才能知道摩擦力的变化是由你研究的这个因素引起的,而不是由其它因素引起的呢?”巧妙的渗透了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这一科学问题。
(2)合理分工:
分工是合作学习的一种必要手段。合作学习团体研究任务的成功,必须依赖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因此,小组的合理分工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于是在第一次课上就帮助学生组成小组。先让全班学生推选出自己信任的六名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组长,然后大家再进行双向选择,组员选组长,组长选组员。遇到找不到组的同学我在出面帮他进行协调,力争做到人人有组。为了避免出现一个组都是关系好的同学,在他们成组之前就提出了分组要求:人员组合要合理,有善于说的,有善于写的,还要有善于观察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
教师在实验选择和实验方案确定后,在实验开始之前,就有意识的设计了讨论分工的环节,先是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合作。引导全班倾听他人的实验方案,并适当的启发,“听听他们组的分工是否合理?”再一次培养了生生之间的倾听、互动和相互质疑。在如此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孩子们真正体验和感受到了“我该怎样合作”。
3、分组实验、实施合作,狠抓我在‘合作中做了什么’的落实。
学生们已经具备了“我要合作”的良好氛围,通过充分讨论,在合作的设计中逐渐明确了“我该怎样合作”的方式方法,下面要实施分组实验了。分组实验过程,是培养、学习、锻炼合作技能技巧的重要时机。此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实验,在巡视过程中,给予学生方法上的指导,精神上的鼓励,随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实验结束后,组织有效的汇报是检验学生‘合作中做了什么’的最佳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你对他们的汇报,有什么意见、建议?”“你们在实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需要大家帮助?”“大家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无论学生的猜想是否与实验的结论相符,都要给学生以鼓励,肯定他们的这种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促进他们继续合作,使探究学习活动更为有效。
六、注重合作评价,激励合作学习兴趣
科学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为每个学生发挥特长、潜能创造了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的精神。但如果失去了评价的制约,合作学习也将大打折扣,难以有效落实。因此评价就成了合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样成绩好的学生就会感到,为了小组的荣誉不能只顾自己学会,应该帮助组内成员。差一点的学生呢,来自集体的荣誉感就会使他们觉得不能拖小组后腿,应该主动学习。小组内就易产生互帮互学的好作风。当然,更重要的是教师评价要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只要在小组学习中学生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都要给予肯定,让学生尝到合作的甜头,享受学习的快乐。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