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试卷分析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监测数学试卷分析» 正文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监测数学试卷分析

[05-17 21:25:06]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阅读:8712

概要:根据阅卷老师集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样本卷的得分情况,就几个主要问题作如下简要分析。1、大数的认识和计算从样本试卷得分统计表可以看出,大数的认识和乘、除法的计算得分率比较高,反映了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本技能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关于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这类问题,如果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失分较多。如9□5678≈100万,□里能填的数字是(),有些学生填(5、6、7、8、9)。90□765≈90万,□里能填的数字是()。有些学生填(1、2、3、4、),遗漏了0。这说明少数学生对读数和写数的基本技能还不够扎实,对于容易混淆的读数分辨不清。又如选择题中的数77007000,有些学生误以为要读出一个零。在计算方面,口算题中积、商末尾带“0”的错误较多,如70×30=210、300÷50=60和480÷40=120。其原因是不能利用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口算,还有的是乘法口诀至今还不熟练。在估算题中,有的学生所取数据不便口算,如206×38≈210×38,67×412≈70×410。有的干脆用笔算,失去了估算的意义。笔算题204×38的计算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监测数学试卷分析,标签:数学试卷分析,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http://www.youer8.com

根据阅卷老师集中反映出的问题和样本卷的得分情况,就几个主要问题作如下简要分析。

1、大数的认识和计算

从样本试卷得分统计表可以看出,大数的认识和乘、除法的计算得分率比较高,反映了学生对大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基本技能已经基本形成。但是,关于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这类问题,如果让学生进行逆向思考,失分较多。如9□5678≈100万,□里能填的数字是(),有些学生填(5、6、7、8、9)。90□765≈90万,□里能填的数字是()。有些学生填(1、2、3、4、),遗漏了0。

这说明少数学生对读数和写数的基本技能还不够扎实,对于容易混淆的读数分辨不清。又如选择题中的数77007000,有些学生误以为要读出一个零。

在计算方面,口算题中积、商末尾带“0”的错误较多,如70×30=210、300÷50=60和480÷40=120。其原因是不能利用积、商的变化规律进行口算,还有的是乘法口诀至今还不熟练。在估算题中,有的学生所取数据不便口算,如206×38≈210×38,67×412≈70×410。有的干脆用笔算,失去了估算的意义。笔算题204×38的计算错误较多。另外对一些灵活的变式题和找规律的问题,有些学生难以解答,如填空题中第5、第10两题失分较多。

2、空间和图形

从样本试卷答题情况来看,这部分内容的失分主要是对于基本概念含糊不清,表象不清晰。如对“大于90°的角是钝角”,“菱形是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的判断失误,有的则认为一般的平行四边形是对称图形。

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用三角板画垂线,一些学生没有按着一般步骤作图,因此作图不准确,也比较粗略,随意性较大,大多数学生没有把体现直角梯形特征的直角符号标出。

尤其是求用一副三角板拼成不同的角的度数,如求∠2、∠3的度数错得比较多。可见,在教学中,让学生用一副三角板拼角的操作活动不够充分,头脑里形成的表象还不丰富,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观念都显得比较薄弱。

填空题的第8题,试图对1°角概念的考查,由于命题的疏漏,使答案出现多种情况。

3、统计

根据“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一教学要求,试卷设计了让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且要求自主设计图例。但是,从试卷答题的情况来看,确实不尽人意。大多数学生没有设计图例,有的没有标明人数,有的忽略了绘制统计图的准确性,绘图粗糙,不够整洁、美观。这些反映了教学中在指导学生绘制统计图,培养制图能力方面还是不够的。

4、解决问题

从以上样本卷的有关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多数学生能够从具体实际背景中找出常见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正确表达数量关系,并将抽象的数学模型运用于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之中,逐步形成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单价、数量和总价,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的关系等等。但是,还有少数学生对于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认识还很模糊,或者在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如解决问题的第4题要求“用了多少分钟”列式为“108÷90”。又如第5题,有的不能把购买球的四种方案全部写出来,反映学生在分析问题时,还不会有序思考,做到不遗漏、不重复,还有的学生不会将设计方案用式子表达出来。 

选择题中关于按“怎样的顺序装货”问题,与课本(P115)例3同类型,都属于排队论的问题,一部分学生能找出最优的装货顺序。但是,如果要求让学生罗列出6种不同的装货方案,分别计算出每种方案中三辆车等候时间的总和,然后从中找出最优的装货顺序,失分将会更多。

因此,针对以上答题中暴露的问题,特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供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

二、教学建议

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学习的第二学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系统性、概括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方面都有所增强。在这个学段学得怎样,将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学业,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因此,根据这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坚持形象直观和抽象概括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表象的中介作用。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重视学具拼摆,直观感知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中强化感知,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之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表象。只有让学生在“做数学”的活动中,充分感知,才能在头脑中建立正确、丰富的表象。同时,要充分利用表象的中介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以表象为依据进行抽象概括,及时把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概括为抽象的数学原理。

在教学中可先直观后抽象,边直观边抽象,甚至以反复呈现的方式促进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知到理解,使他们在这一认知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

(二)运用归纳法,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归纳法又称归纳推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就得进行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使他们受到数学思维训练。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就必须引导学生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等三类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把他们的内角量一量、拼一拼,从而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就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又如,质数和合数是根据非零自然数的因数的个数来确定的。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一一列举一些非零自然数,如让学生分别找出1至20各数的所有因数,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最后根据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不同,把这些数分成三类,在此基础上,再引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小学数学试卷分析数学试卷分析,一年级数学试卷分析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试卷分析

上一篇:2017年春季期小学一年级数学期中检测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