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幼儿园特色课程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追问» 正文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追问

[11-19 16:57:30]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   阅读:8427

概要: (二)我们的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分布情况以及发展需要了吗? 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分布情况以及发展需要是开展多元智能教学的第一步。如何了解呢?上述劳那?埃利森的研究是一个成功例子。美国卓越示范小学在这方面也同样做得较为出色。该学校在每年两次的目标设定会议上订立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在参加会议之前,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考虑孩子的强项、弱项和兴趣所在,并确定几个全年目标。当教师、学生和家长碰头时,再共同讨论与填写一张记录学生特长和个人目标的表格,并签名。三方对话,使学生深刻理解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任务。另外,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关注和研究学生,以调整对学生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个需要热心、耐心、细心和恒心的工作过程。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面对多元智能这样一个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的事物。贪多求快注定会失败,浮光掠影也注定会一事无成。我们的教师现在应当做什么呢?不应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不断去批判与否定我国的传统做法,也不应新瓶装旧酒般地一味用多元智能理论去套合已有的所谓成功做法,而是应立足于教育教学现实,从每个学生的一个个细小行为、言语甚至想法入手,真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追问,标签: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测试,http://www.youer8.com

(二)我们的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分布情况以及发展需要了吗?

了解学生的多元智能分布情况以及发展需要是开展多元智能教学的第一步。如何了解呢?上述劳那?埃利森的研究是一个成功例子。美国卓越示范小学在这方面也同样做得较为出色。该学校在每年两次的目标设定会议上订立每个人的学习目标。在参加会议之前,要求家长和孩子共同考虑孩子的强项、弱项和兴趣所在,并确定几个全年目标。当教师、学生和家长碰头时,再共同讨论与填写一张记录学生特长和个人目标的表格,并签名。三方对话,使学生深刻理解自己作为学习者的任务。另外,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关注和研究学生,以调整对学生的指导意见。这是一个需要热心、耐心、细心和恒心的工作过程。没有任何一项工作是轻而易举的,尤其是面对多元智能这样一个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灵活性和不确定性的事物。贪多求快注定会失败,浮光掠影也注定会一事无成。我们的教师现在应当做什么呢?不应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不断去批判与否定我国的传统做法,也不应新瓶装旧酒般地一味用多元智能理论去套合已有的所谓成功做法,而是应立足于教育教学现实,从每个学生的一个个细小行为、言语甚至想法入手,真正去践行多元智能所带来的智能模型观念转变――每个孩子都很聪明,只是聪明的方式不同。我们要追问自己:我们和学生进行过亲密无间的和长期的互动交流吗?我们对学生的每一个想法都给予充分的尊重、重视并解决了吗?我们有信心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智能强项与弱项并坚信每一个孩子都能取得成功吗?唯有对这些问题的肯定回答才能表明我们正走在多元智能之路上。
不错的

(三)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具备了实践多元智能理论的团队精神吗?

托马斯&;#8226;R&;#8226;霍尔认为,一所学校如果教师和管理者不具备高水平的团队精神,就不可能有效地运用多元智能。“一个尊重、重视学生需要的强有力的教师群体,能够帮助学生成长和学习。好的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教师团队意味着教师之间在情感、知识与智慧等方面的支持、互动乃至通力合作。学校中的教师个人如学生一样,具有不同智能强项与弱项,如果让一名教师来对学生实施七、八种的多元智能教学,既不现实,也和多元智能基本理论相悖。但作为一个教师团队,每位教师在尽力展现自己智能强项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成员之间扮演的“智能专家”角色,从其他教师那里得到所需的智能强项支持。教师团队教学,使教师能从不同智能角度去观察和了解学生,并指出更适合其智能发展或学业成长的道路。凯一学校校长伯拉诺斯曾说过:“一个有效的学校方案起点是教师间的讨论、合作以及他们的专业发展。方案的规划者必须是它的执行者”。这句话道出了实施多元智能教学的一个重大人力因素。反观我国多元智能教学实施,我们依然要问:我们的教师了解与分析过自己的智能强弱项吗?我们真的在培养教师团队精神上做出了巨大努力吗?我们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是不是愿意共同一道为实践多元智能而努力,包括共同了解学生、共同开发课程、互相观察彼此工作以及互相学习?我们是不是已经把那些正在实践多元智能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凝聚成了一个为共同目标而不断积极思考与积极尝试的团体?只有肯定的答案,才有望实现多元智能教学的成功。

(四)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帮助学生家长和社区了解多元智能理论了吗?

多元智能理论加强了学校中人际之间的交流关系,同时也要求家长与社区的参与。美国多元智能学校的成功做法主要是召开“倾听式家长会”或举办“学生成就展览日”。在“倾听式家长会”上,主要是教师来倾听家长对孩子的看法,这被认为是了解学生的绝妙方式,因为家长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传达给家长一个信息:“我们一起努力使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在“展览日”上,家长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成绩等了解多元智能在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并分享这种成功的体验。此外,更多的美国多元智能学校还会通过一名负责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全职指导教师来邀请具有特别智能的家长、社区人员等来做学生的导师,在实现加德纳所倡导的“师徒制”的同时使家长、社区更多地了解、感受并参与学校的多元智能教学。家长、社区的积极参与,不仅为学生积累了课外经验,也让学生感受到家长、社区等对他们的期望,从而激发更大动力。因此,我国实践多元智能,即便在乡村地区,也不能排斥家长与社区的沟通、互动与交流。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在多的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呢?我们关注家长的需求了吗?我们有定期主动与家长沟通的制度和方式吗?我们倾听且重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吗?我们定期且长期坚持邀请在不同智能方面有突出表现的社区人员或学生家长来学校指导教学了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检验自身实践力度。
不错的

落实多元智能理论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仅凭对传统智能理论的反思和对多元智能的承认,就认为我们已经实现多元智能改革,这显然只是一种理想主义与“期望中的热忱”。没有一种实践是从想象中得来的。“因为多元智能是相当新颖的一个运动,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实施多元智能的模式。所以,实施多元智能之路将会是相当崎岖不平的……”。因此,超越多元智能理论的“应是”研究,躬下身来,结合我国现实情况,从研究者自身做起,从参与改革的学校和教师做起,走向“能是”与“怎是”研究,那将是真正改革与实践的开始。

上一页  [1] [2] 


Tag: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测试幼儿园特色课程 -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

上一篇:多元智能-肢体运动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