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形式。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文旨: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内容概要及艺术手法:1.通过对后唐盛衰史实的分析和议论,说明一个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而在人事。2.欲抑先扬,叙事简约,以小见大,对比鲜明,叙述、议论、抒情结合,语言生动形象。伶官传序论点盛衰之理,岂非人事论证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事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失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理盛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衰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www.youer8.com 《阿Q正传》鲁迅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初高中选入教材
上海语文课文要点总结(十三),标签:五年级语文复习资料,http://www.youer8.com
《阿Q正传》鲁迅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
初高中选入教材的作品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故乡》、《孔乙己》、《社戏》、《药》(《<药>点评》)、《阿Q正传》、《<白莽作孩儿塔>序》、《<呐喊>自序》。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
意图有两点: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小说的典型环境的特点:
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特点一是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特点二是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反映当时农村的落后、闭塞,交代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未庄--偏僻的乡村封建势力统治
农民--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思想毒害、人格侮辱
安于命运、麻木顺从
互相欺侮、争斗
内容概要:
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主要运用白描手法)
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阿Q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的典型性格。小说更深刻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有力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