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诗词注释缘:因为。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最高层;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强的实力。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译文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14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宋•杨万里选自《诚斋集》)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译文在山岭下看山就像伏涛一样,看见别人登山岭也想去登山岭。登上山岭一步回头看一下他人,当我爬得很高的时候山却更高。注释1.岭:山岭2.回顾:回头看3.陟(zhi):升;登4.选自《诚斋集》编辑本段赏析作者此诗写他登岭看远山,起先看时,那山如伏涛般平
第七单元 每周一诗导学案,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登飞来峰(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诗词注释
缘:因为。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最高层;比喻自己得到了皇帝的信任,有强的实力。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极高的宝塔,
我听说鸡叫时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
14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宋•杨万里选自《诚斋集》)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译文
在山岭下看山就像伏涛一样,
看见别人登山岭也想去登山岭。
登上山岭一步回头看一下他人,
当我爬得很高的时候山却更高。
注释
1.岭:山岭
2.回顾:回头看
3.陟(zhi):升;登
4.选自《诚斋集》
编辑本段赏析
作者此诗写他登岭看远山,起先看时,那山如伏涛般平伏不耸高,待自己在此山每登高一段,就一回顾刚才所看的山,这时却发现,当我的脚已站得更高时,那山却又比我更高了。
常登山的人都会有这般经验,岭下看远山,总觉得那山势并不高远,待自己爬上更高山时,才发现远山仍旧比自己站的地方更高远。这也就是孔子的学生所说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两句可用来比喻一个人学养的高深,也可用来表示学问的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