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今天有幸聆听了全国优秀班主任蒋自立老师的《班集体新思维》报告会,不仅让我对班集体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他让我真正懂得了了班主任应该做些什么? 先让大家看看蒋老师做了些什么: 1981年——1984年,蒋老师开始备班队会课,每节班队会课他都认真写详细的教案,课后写活动反思,问学生上班会课的感受,问学生家长孩子开班队会的感受,3年的时间写下35万字的班队会记录,然后整理出书。 1984年——1987年,蒋老师发现每个班主任每天都会在班级上讲话,于是他开始记录他每天在班级上的讲话内容,通过一年的整理,他发现一年大概要在班里讲250个内容,他通过整理一年要讲72个常讲话题,他把这72个常讲话题的讲稿整理出书。 蒋老师说:班主任应该是个杂家,你的身边到处都有有意义的事,不能熟视无睹,根不能游戏人生。看看蒋老师他做的工作,多么熟悉,是我们每个班主任每天都在做的,也是我们每个班主任觉得最没有意思的事,最觉得平淡无奇的事,但是他却把这些平常的事细心的整理了出来,他说除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些东西没有留下来以外,他把所教过的学生写的所有的东西都留下来了,他
班主任应该怎样——听蒋自立《班集体新思维》有感,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http://www.youer8.com
看看蒋老师他做的工作,多么熟悉,是我们每个班主任每天都在做的,也是我们每个班主任觉得最没有意思的事,最觉得平淡无奇的事,但是他却把这些平常的事细心的整理了出来,他说除了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些东西没有留下来以外,他把所教过的学生写的所有的东西都留下来了,他之所以能出了9本书,素材都是他和学生之间发生的小事。其实,蒋老师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和我们一样要和学生们上课,讲班会,讲卫生,讲行为习惯,讲学生心理健康,他就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但是他却有心的把这些事都记下来,他的“坚持”让我敬佩,也许我们缺的就是坚持,蒋老师才是师范毕业,他没有大学文凭,连大专都不是,电脑也不会用,就是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比起蒋老师来说,我们应该感到很优越,我们有学历,我们有蒋老师来教,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但是为什么我们却没有什么收获,反而连最基本的应该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还没有搞明白,我觉得就是缺少“细心” 和“坚持”。“细心”留意我们和孩子们之间发生的任何小事,“细心”留意我们在班级建设中的任何一个小点子,哪怕是失败的点子,“细心”发现我们的不足与长处,然后“坚持”把这些记录下来,这种坚持是每天的坚持,每周的坚持,每月的坚持,每年的坚持,“坚持”思考,“坚持”反思,“坚持”记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断的“细心”与“坚持”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班级管理的方法,找到与学生沟通的好办法,探索出你带班的班级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