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七、提高听课评课的质量这里把听课评课单独拿出来主要是说明它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性。现在一般学校注重的是听课的数量,忽视的是听课的质量和评课的质量。因此我们在教育科研活动中,试图改变这一点,我们创新性地提出“321”评课模式。首先听评国家级、省级的优质录像课,通过听评感受好课的氛围、获取听课的感觉、找到评课的方法;其次是对听评课进行总结与反思,学校交流心得,打开老师的思路;第三是听评同年级同科目老师的课,形成自己科目的听评模式;第四是听不同年级同科目老师的课,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五是听不同年级不同科目老师的课,丰富自己的方式方法,激发自己的灵感;第六是再读课标,重新审视修改丰富自己的理念。听是前提,评是关键,辨是灵魂,只有经过这三个阶段,每一次听评课便是自己教学的一个提高。现在我校的老师听评课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八、注重教育专家的引领现在的教育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真假莫辨的时代,太多的课题、太多的教育科研、太多的论文、太多的学说让教师们不知所措,今天这个来高谈一番、明天那个来阔论一遍,让老师们热血沸腾但又手足无措,因为他们只能给与我们一时的指导,不能给
让教育科研成为一种习惯,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http://www.youer8.com七、提高听课评课的质量
这里把听课评课单独拿出来主要是说明它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的重要性。现在一般学校注重的是听课的数量,忽视的是听课的质量和评课的质量。因此我们在教育科研活动中,试图改变这一点,我们创新性地提出“321”评课模式。首先听评国家级、省级的优质录像课,通过听评感受好课的氛围、获取听课的感觉、找到评课的方法;其次是对听评课进行总结与反思,学校交流心得,打开老师的思路;第三是听评同年级同科目老师的课,形成自己科目的听评模式;第四是听不同年级同科目老师的课,拓宽自己的视野;第五是听不同年级不同科目老师的课,丰富自己的方式方法,激发自己的灵感;第六是再读课标,重新审视修改丰富自己的理念。听是前提,评是关键,辨是灵魂,只有经过这三个阶段,每一次听评课便是自己教学的一个提高。现在我校的老师听评课水平已有很大提高。
八、注重教育专家的引领
现在的教育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真假莫辨的时代,太多的课题、太多的教育科研、太多的论文、太多的学说让教师们不知所措,今天这个来高谈一番、明天那个来阔论一遍,让老师们热血沸腾但又手足无措,因为他们只能给与我们一时的指导,不能给我们长时间的引领。鉴于此,我们特别聘请了知名的教育专家多名为我们指点迷津,其中有潘永庆院长、刘德义所长等为我们把脉诊病,真正深入到我们的教学中进行实地的研究,他们不是蜻蜓点水式地,而是长龙入水式地,让老师们真正感受到专家的指导与培养,感受到研究的乐趣与激动。
九、把握课题研究的规范
问题即课题。我们以课题为引领,以问题研究为主线,把行动研究落到实处,倡导每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结合潍坊市的“金点子案例评选”“重大问题行动研究”“政府成果奖评比”等活动进行问题研究,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确定了四个市级、三个省级课题进行规范带动,让研究成为教师工作的习惯。我们每学期都进行校内小课题成果评定,人人参与、个个展示、项项获奖,我们的原则注重过程性材料、注重标志性成果、注重主体性评价。现在,我校七个课题获省级、市级教研部门批准立项,此项工作将全面提升学校育人品质、加速教师的专业发展。
1、刘丽红校长主持的《小学课堂教学目标的合理预设和生成策略的研究》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2、刘丽红校长主持的《小学国学启蒙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被批准为潍坊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3、业务校长孙玉强主持的《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及其养成研究》被批准为潍坊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4、李婧老师主持的《一年级语文“开放式”识字教学研究》被批准为潍坊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5、刘丽红、孙玉强主持的《小学生品格、习惯培养评价激励机制研究》被批准为潍坊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6、刘丽红、孙玉强主持的《实施增值管理成就特色教师》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并已提请省教科所鉴定。
7、刘丽红、孙玉强主持的《321评课模式研究》被批准为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并已提请省教科所鉴定。
校本教育科研对任何一个学校来说都是看着容易做着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校缺少的不仅仅是“米”,而且还有“巧妇”。如果两者兼有,校本教育科研则无忧,学校发展则无忧,教师的教育科研也便很容易地成为他们工作的习惯。一年多来,我校46名专业教师中人人有所获,有2人获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26人获山东省优秀教研成果奖;1人获得潍坊市信息技术整合名师称号;3人获潍坊金点子案例一等奖;新教师中有6人参加区优质课比赛,全部获奖;5位教师在中国教育学会第23次学术年会获优秀论文奖;1人获中国教育学会目标教学专业委员会研讨课一等奖,13人获优秀论文奖;在“潍坊市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我校11位教师获奖;校长的《培养有教养有素质的现代人》在新学校行动计划第六次实验会议上发言,《实施增值管理、打造特色教师》在新学校行动计划第七次实验会议上发言,并为第一届新学校论坛做专题报告;学校先后有四个市级课题、三个省级课题立项;学校的教育教研活动先后在《潍坊日报》、《现代教育报》等媒体做专题报道。学校获得了全国特色语文示范校等六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