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二、教学内容分层渐进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层次性,由浅入深、分层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起点较低的同学教学指导要有所倾斜,设计问题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对优生设计的教学问题要灵活一些,而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更要有一定的梯度,由基本题到变式题再到发展题,还要设计一些机动题,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来取舍。 1、分层提问 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完全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及制订的教学目标,将教学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由浅入深,分层递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 www.youer8.com想、凝练规律。 首先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如果问题过难,“学困生”的思维就跟不上,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问题过易,优生会觉得没有兴趣,造成注意力分散。设计问题的原则是确保各类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回答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既定的学习任务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并设计出一定的问题情景。让优生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困生”回答一些计算题等最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差异教学的几点做法,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http://www.youer8.com
二、教学内容分层渐进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考虑到层次性,由浅入深、分层渐进,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采取因人而异的措施。起点较低的同学教学指导要有所倾斜,设计问题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对优生设计的教学问题要灵活一些,而且要有一定的难度,同时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问题。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更要有一定的梯度,由基本题到变式题再到发展题,还要设计一些机动题,根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况来取舍。
1、分层提问
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完全根据学生实际、教材及制订的教学目标,将教学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由浅入深,分层递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猜
www.youer8.com
想、凝练规律。
首先设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如果问题过难,“学困生”的思维就跟不上,甚至会茫然不知所措;如果问题过易,优生会觉得没有兴趣,造成注意力分散。设计问题的原则是确保各类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回答的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将既定的学习任务转化成学生易感兴趣的具体问题,并设计出一定的问题情景。让优生在关键时刻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困生”回答一些计算题等最基础的问题,鼓励他们学好数学的热情。如:同是《美丽的田园》一课。创设了“春光明媚的春天,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美丽的田园,看到了一幅各种动物嬉戏的情景图。”然后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这幅主题图上你能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哪类学生都能回答,只是获取信息的数量及提出问题的独创性方面有些差异。再如:在课要结束之前,向学生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等等。这样的提问体现了“下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
其次是针对中下学生的提问,主要是为他们设计一些陈述性和程序性的问题,引导他们回忆、理解和感知,学习陈述性、程序性的知识。同是《美丽的田园》一课,在根据同学得出的结论:有6头白羊,4头黑羊,共有几头羊?(6+4=10);
一共有羊10头,6头白羊,黑羊有几头?(10-6=4);一共有羊10头,4头黑羊,白羊有几头?(10-4=6)。接着向中下学生提问:“你能根据黄花6朵,红花13朵的信息列出三个算式吗?”这样让中下生有足够的展示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当然,最后还不能忽略中上生,要设计满足他们欲望的问题。如“9”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可以表示它比10小;可以表示比10少1;可以表示11减2等于9等等。它还有很多表示法,你能说吗?谁的表示法最多?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8”可以表示什么?这类问题给中上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这样给每类学生都有一个弹性去完成的学习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加了优生,特别是“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2、分层练习
练习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努力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基本活动形式。设计有针对性的适合课堂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的练习,对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1)同一练习,分层要求
把统一层次的课堂练习变为多层要求的训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自己的训练目标,充分调动各类学生的潜能,以期达到“你到达目的地,我也到达目的地”,促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机会,都有成功的体验。进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是《美丽的田园》,在练习“9”的不同表示法的时候我是这样设计的:“9”可以说成“比10少1”、“比5大4”、“11-2=9”、“三本书与6本书叠在一起是9本书”,你有哪些说法,第一组的同学每说出3种奖一个“机灵狗”,其他组的同学每说出4种奖一个“机灵狗”,表示法越多,奖品越多。再如:根据“华华踢5个,冬冬踢7个,亮亮踢13个”提数学问题,同样采取了中下生每提2个问题获一个“机灵狗”,而其他同学每4个问题获一个“机灵狗”。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真正体现“跳一跳,摘桃子”的教学理念。
(2)不同学生,不同的练习
由于教学目标的多层次,在设计练习上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这是课堂教学分层的延续,也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实行“自由选择”,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首先,应把练习设计成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发展练习。一类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题,及难度稍大的课本和配套《作业本》的习题进行分解或给予具体提示的习题,让学困生经过努力,尽力完成,让他们在练习中逐步达到学习目标。一类是根据教学内容中等要求设计的,面向大多数学生设计的练习,供中等生练习,让他们在练习中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再一类是根据优等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内容设计的要求教育,难度稍大的习题,让他们在探索中发展提高。
在分层练习中,在每个学生保证一定题量的基础上,让他们自由选择,同时鼓励学生向高层次突破,以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如《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和半时。据课前调查,有30%的学生已会认整时和几时半,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就考虑每一类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了一系列闯关的题目,鼓励每一个学生向更高的层次攀登。(1)说一说,下列钟面的时刻,(课件出示下列钟面上的时刻:9时、12时、10时半、5时半、1时、11时半);(2)在作业纸上写出以上钟面的时刻。以上练习虽然提供的是同一个条件信息,但两题的要求却不一样,第 ② 题写出时刻比第 ① 题说一说的要求要更高些。通过反馈交流让只做第 ① 题的同学也了解到第 ② 题的写法,同样在倾听同伴的发言中了解了时刻的写法。接着同样设计了第二组题目让学生选择:① 按要求拨出下列时刻:7时半、8时、4∶30、6∶30;② 同桌合作,一个同学拨自己喜欢的时刻,另一个同学写出该时刻(两个角色自由选择、伙伴也自由选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上一篇:在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有差异教学的几点做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