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四年级数学四年级数学配套试卷2.2 小数的意义(练习题)» 正文

2.2 小数的意义(练习题)

[01-22 19:49:3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四年级数学配套试卷   阅读:8588

概要: 4.在下面四个算式中,哪个算式的结果最大? 二、估算 【解】 这些整数相加的和是1×11+2×19=49。 【分析】 如果我们能知道分母部分最小不小于几、最大不大于几,就能知道它的值在某个范围内。当这个范围很小时,就容易判断出s的整数部分了。 上面的“分析”中,我们采用了“放大——缩小”的方法,就是先把s的倒数(分母部分)的每一个加数都看成最大的一个(放大),再都看成最小的一个(缩小)。【例3】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三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数是12.4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它的数字都对。正确的答案应是什么?【分析】 小明的答案仅仅是最后一位数字错了,那么正确答案应该在12.40与12.50之间。原来13个数的总和应该在(12.40×13)=161.2和(12.50×13)=162.5之间,而这 13个自然数的和仍应是一个自然数,所以总和应是162。从而知道正确答案应该是12.46。【解】 设正确答案为

2.2 小数的意义(练习题),标签:四年级数学配套试卷大全,http://www.youer8.com
  

4.在下面四个算式中,哪个算式的结果最大?

   

 

二、估算


 

 

  【解】 这些整数相加的和是1×11+2×19=49。

  

 【分析】 如果我们能知道分母部分最小不小于几、最大不大于几,就能知道它的值在某个范围内。当这个范围很小时,就容易判断出s的整数部分了。

 

  

  上面的“分析”中,我们采用了“放大——缩小”的方法,就是先把s的倒数(分母部分)的每一个加数都看成最大的一个(放大),再都看成最小的一个(缩小)。

  【例3】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十三个自然数,让小明计算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小明计算出的答数是12.43。老师说最后一位数字错了,其它的数字都对。正确的答案应是什么?

  【分析】 小明的答案仅仅是最后一位数字错了,那么正确答案应该在12.40与12.50之间。原来13个数的总和应该在(12.40×13)=161.2和(12.50×13)=162.5之间,而这 13个自然数的和仍应是一个自然数,所以总和应是162。从而知道正确答案应该是12.46。

  【解】 设正确答案为a。

  12.40×13≤13a<12.50×13

  161.2≤13a<162.5

  13a=162.

  

  例2中所用的“放大——缩小”法,不仅在估算中很有用,对于复杂的算式谜也是一种辅助解法。不过,像例2这样的题目,如果分数的分母较小,分数的个数又较多,那么,不能简单地从其中分别选最大、最小的两个分数作比较,而应当分成几段,分别进行“放缩”。不然的话,范围太大,很难确定所要求的整数是几。

拓展训练

  1.31211101987654321÷12345678910111213所得的商的小数点后前三位数字依次是____。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四年级数学配套试卷四年级数学配套试卷大全小学数学 - 小学四年级数学 - 四年级数学配套试卷

上一篇:2.2 小数的意义与性质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