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上海预初语文上册:语文乐园一(1)» 正文

上海预初语文上册:语文乐园一(1)

[10-19 15:54:1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253

概要:语文乐园一[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生字新词,巩固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理解。2.指导学生通过《开国大典》中掌声的描写,了解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通过正面、侧面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情绪的表现手法。3.将古诗名句补充完整,积累古诗。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花影》,能理解诗歌大意,初步体味其所描写的情境,并熟读成诵。5.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七子”今昔变化的资料,并就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6.指导学生掌握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关注社会,调查研究,学习写调查报告。[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句段。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能理解诗歌大意,初步体味其所描写的情境,并熟读成诵。3.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学习写调查报告。[学习难点]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学习写调查报告。[学习准备]搜集整理有关“七子”今昔变化的资料。[学习时数]4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词语超市1.激趣引入:今天,有几位曾熟识的朋友再次来到我们的教室,想

上海预初语文上册:语文乐园一(1),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语文乐园一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文,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生字新词,巩固积累词语。引导学生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去理解。

  2.指导学生通过《开国大典》中掌声的描写,了解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体会通过正面、侧面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情绪的表现手法。

  3.将古诗名句补充完整,积累古诗。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花影》,能理解诗歌大意,初步体味其所描写的情境,并熟读成诵。

  5.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七子”今昔变化的资料,并就资料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思考和表达能力。

  6.指导学生掌握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格式,引导学生在课外关注社会,调查研究,学习写调查报告。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和句段。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能理解诗歌大意,初步体味其所描写的情境,并熟读成诵。

  3.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学习写调查报告。

  [学习难点]

  指导学生围绕主题搜集整理资料,学习写调查报告。

  [学习准备]

  搜集整理有关“七子”今昔变化的资料。

  [学习时数]

  4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词语超市

  1.激趣引入:今天,有几位曾熟识的朋友再次来到我们的教室,想跟大家见面。考考你们是不是还记得它们。你们可要做好准备,集中注意力,看清楚它们都是谁!

  2.出示词语:号啕。读一读,记一记: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号”读第二声)你怎么记住这个词?它出现在我们本单元学过的哪篇课文?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能否用“号啕”一词口头造句?

  3.出示其他词语。

  指名读,齐读,检查词语是否读准。

  说说“脂膏”“藐视”等词的词义。

  4.指导书写。

  观察词语,指名学生当小老问,说说这些词写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如:“脂膏”中的“膏”字书写时要注意它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高”第六画是“点”第七画是“横勾”.

  5.熟记这些词语,听写要求会写的词语。

  二、金钥匙

  1.过渡:重新和老朋友见面,还积累了更多的词语,收获真不少。今天语文乐园要交给同学们什么样的金钥匙呢?

  2.找到《开国大典》中描写掌声的地方。

  这里有夸张,有比喻,有的正面写,有的侧面说。

  3.说说哪些句子有夸张,哪些有比喻,哪些是正面写,哪些是侧面说。

  4.能用上夸张或比喻描述一件事物吗?如:这里的操场只有巴掌大。(夸张)

www.youer8.com

  三、填一填

  1.过渡:刚才我们领略了《开国大典》的热烈,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古诗句中漫步。

  2.自由读一读,填一填。

  3.读古诗,发现填空的规律:所填都是花名。依次填:梨花、红杏、桃花、白莲。

  4.背一背这几首诗。

  5.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花”的诗句?

  四、古诗诵读

  1.过渡:梨花、红杏、桃花、白莲……这么多可爱的花儿,被诗人争相吟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首古诗,也和花有关,想读吗?

  2.读文题:花影(板书:花影)

  谁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简要介绍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着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3.自由读一读这首绝句。

  4.指名读,集体正音,读准几个多音字:重(chónɡ)、教(jiào)、将(jiānɡ)

  5.读出古诗节奏韵律: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6.理解古诗大意。

  重重叠叠:指无数花影交叉叠映。

  瑶台:指美玉砌成的台,言其华丽。

  几度:几次。

  教:让。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为什么扫不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7.带着自己的体会诵读这首古诗。


Tag: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 -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上海预初语文上册:选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