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预初下语文同步:1. 春» 正文

预初下语文同步:1. 春

[10-19 15:54:1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826

概要:【预习要求】①理解、积累“朗润、酝酿、呼朋引伴、花枝招展、应和、抖擞、抚摩②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写景物的写法【背景材料】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 —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 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朱自清早年创作起步于新诗,代表作有《毁灭》及新诗集《踪迹》。【教材全解】整体感悟[问题]a.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b.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c.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d.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问题组]①第1、2小节总写了哪些景物?②写1、2小节有什么作用

预初下语文同步:1. 春,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预习要求】

  ①理解、积累“朗润、酝酿、呼朋引伴、花枝招展、应和、抖擞、抚摩

  ②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写景物的写法

  【背景材料】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 —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 种,约200多万字。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朱自清早年创作起步于新诗,代表作有《毁灭》及新诗集《踪迹》。

  【教材全解】

  整体感悟

  [问题]a.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b.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c.具体抒发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感受?

  d.你觉得春天还像什么?你还能用别的比喻来赞美春天吗?

  [问题组]

  ①第1、2小节总写了哪些景物?

  ②写1、2小节有什么作用?

  ③第3小节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④春草图中为什么还要写人的活动?

  ⑤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小草,在厚厚的土壤下等待了一个冬季,当春天来临时,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偷偷破土而出会是怎样的情景?

  ⑥说说“偷偷地”、“钻”字用得好在哪儿?

  ②写出了对春天的盼望;总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绘春、赞春作铺垫;用拟人的修辞将春天写活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⑤要用第一人称小草的语气,说出对外面的世界的向往,出其不意、冲破泥土的阻隔的惊喜。

  整体感知二:4—7节主要写了什么?他们的次序是怎样的?

  ①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图画,并说明原因。

  ②比较与春草图的异同之处。

  (从特征、顺序、写法、语言、修辞方面比较)

  ③迎春图与其他四幅图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找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想一

  名称特征角度(顺序)写法修辞

  嫩、绿、多、软

  春草图 由物到人

  正面与侧面结合

  拟人

  多、艳、甜

  由高到低

  春花图 虚实结合

  排比、比喻

  和悦

  触觉、嗅觉、

  春风图 视觉、听觉

  多感官描写

  拟人、比喻

  细密、轻盈

  由物到人

  春雨图 由近到远

  动静结合

  排比、比喻

  相同点: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都是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按一定的顺序和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等,语言生动,渗透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③其他四幅春景图很好地衬托了迎春图,为写迎春图作铺垫。

  ④美句赏析

  讨论以下几个内容:

  a.句子中修辞方法的作用

  1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答案略)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比喻,写花色的美,不直接说出红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来比喻,不仅使色彩更鲜明,而且激起读者丰富的想像。

  b.加点词语的表现力(比较加点的词为什么用得好)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叫)着——“闹”字不仅有声音,而且有热烈的气氛,绘声绘态,表现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热闹的气氛。

  2野花散在草丛里(开)——“散”有“分散”的意思,写出了野花之多。

  3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准确地写出了薄烟的高度。


Tag: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 -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预初下语文同步:2. 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