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幼儿园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瓢虫» 正文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瓢虫

[10-19 15:15:3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阅读:8169

概要:设计思路在先前的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许多昆虫,他们对瓢虫特别感兴趣,尤其对瓢虫身上的小圆点很好奇,有的问为什么每只瓢虫身上的小圆点都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幼儿的提问给了我启发,为此,我设计了这个学习活动,通过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捉瓢虫、找害虫的游戏中学习封闭式数数,并结合已有的科学经验对瓢虫进行分类。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2.让幼儿分清害虫和益虫。活动准备PPT、操作卡、数字卡、大树背景、网兜背景等。活动过程一、出示PPT,引出话题1.大树妈妈怎么了?2.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树妈妈怎么了?二、了解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1.出示三角形树(上面有大小、颜色不同的瓢虫7只,排列成圆圈状)。(1)这棵树上的瓢虫排成了什么形状?(2)数一数上面有几只瓢虫?你是怎么数的?你是从哪只瓢虫开始数起的?(3)小结:当瓢虫排成圆圈状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瓢虫开始数起,就是确定好起点,再接着往下数,这样就不会漏数和重复数。【设计意图:让幼儿自主寻找有特征的一只瓢虫作为起点开始数数,明确第一只瓢虫为起点,让幼儿重点感知封闭式数数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瓢虫,标签: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教案,http://www.youer8.com
设计思路 在先前的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许多昆虫,他们对瓢虫特别感兴趣,尤其对瓢虫身上的小圆点很好奇,有的问为什么每只瓢虫身上的小圆点都不一样?有的多,有的少?它们代表什么意思?幼儿的提问给了我启发,为此,我设计了这个学习活动,通过有趣的情境,让幼儿在捉瓢虫、找害虫的游戏中学习封闭式数数,并结合已有的科学经验对瓢虫进行分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2.让幼儿分清害虫和益虫。 活动准备 PPT、操作卡、数字卡、大树背景、网兜背景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话题 1.大树妈妈怎么了? 2.我们一起来看看大树妈妈怎么了? 二、了解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1.出示三角形树(上面有大小、颜色不同的瓢虫7只,排列成圆圈状)。 (1)这棵树上的瓢虫排成了什么形状? (2)数一数上面有几只瓢虫?你是怎么数的?你是从哪只瓢虫开始数起的? (3)小结:当瓢虫排成圆圈状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瓢虫开始数起,就是确定好起点,再接着往下数,这样就不会漏数和重复数。 【设计意图:让幼儿自主寻找有特征的一只瓢虫作为起点开始数数,明确第一只瓢虫为起点,让幼儿重点感知封闭式数数的基本方法。】 2.出示方形的树(上面有大小、颜色相同的7只瓢虫,排列成圆圈状)。 (1)你是从哪只瓢虫开始数的?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只瓢虫? (2)小结:数样子相同的瓢虫时,可以用手按住第一个、用笔或贴纸在第一个上面作标记,然后接着往下数,这样就不会漏数和重复数。 【设计意图:这棵树上的瓢虫颜色、大小完全相同,增加了封闭式数数的难度,可要求幼儿进一步探索“起点”,鼓励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住起点。】 三、尝试7以内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1.操作要求:(幼儿人手一只瓢虫),数一数瓢虫身上有几个圆点,就贴上相应的数字卡片,完成后把瓢虫贴在前面的两块黑板上。 2.共同验证:请幼儿讲述数数的结果和数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在幼儿操作练习的环节中,我又对瓢虫身上的圆点作了一些调整,如疏密等,并让幼儿自己验证数数的结果。】 四、尝试分类,体验成功 1.提问:你们知道哪些瓢虫是害虫?哪些瓢虫是益虫? 2.幼儿操作,将害虫和益虫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让幼儿对害虫和益虫进行分类,也是对之前的学习内容进行复习与整合。】 反思 一、活动中贯穿有趣的情境 数数活动原本比较枯燥,缺乏游戏性和情境性。本次活动生成于和幼儿的对话,为此,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就思考: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发展来提高幼儿封闭式数数的能力。于是我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有趣、连贯的情境来激发幼儿探索学习的兴趣。活动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棵不同形状的树,利用幼儿在树上找瓢虫的过程,尝试让幼儿探索和发现封闭式数数的方法。 二、环节设计有重难点,层层递进 活动中我先出示三角形树,上面有7只大小、颜色不同的瓢虫,排列成圆圈状,让幼儿自主寻找有特征的一只瓢虫作为起点开始数数,明确第一只瓢虫为起点。重点让幼儿感知封闭式数数的基本方法。紧接着出示方形的树,上面有大小、颜色相同的7只瓢虫,排列成圆圈状。相同大小、颜色的瓢虫增加了幼儿数数的难度,为幼儿进一步探索和记住起点创设了情境。问题的层层递进及有效的回应,使得幼儿自主探寻出三种记住起点的方法。最后,教师再给予梳理和归纳,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封闭式数数的方法,也为后一环节幼儿的操作作好了铺垫。物照片、立体挂件等,这些材料难度不同,层次不同,让幼儿自己观察、判断:我能画什么,我就选什么,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画的内容。 材料的提供不仅要满足不同幼儿前期的选择需要,更要在活动中为幼儿的多次绘画体验提供充分的表现空间。于是,我又有意识地调整了背景图,拉开月亮与山坡的距离,这样每个幼儿在第一次选画成功后,还有第二次选画的机会,而且第二次他们更愿意选择较复杂的动物来挑战自己的能力。 三、调整指导过程 通过录像回放,我对幼儿作画时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分析与了解,这让我在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地进行观察和判断,并根据幼儿的现场表现适时地进行指导。 当幼儿对表现前后关系有困难时,可以及时提示:“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呢?先画前面好,还是先画后面好?”在作画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前后与步骤的关系。 当幼儿画错想要放弃时,教师可以及时鼓励:“有没有办法改?”让幼儿知道画错之后可以通过添加、改变来化解困难,同样也能体验成功。 通过观看短短三十分钟的录像回放带给我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让我对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体现出的年龄特点、绘画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录像回放中所传达的信息也让我捕捉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有效性,为我的后续思考和调整提供了客观依据。 附活动设计方案: 大班美术活动:够月亮 活动目标 1.观察图像的基本结构和某些细节特征,大胆画出各种动物造型。 2.与同伴合作用叠高的方法做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PPT:故事中的动物叠高图。 2.各种幼儿熟悉的动物图像:简单的图片、复杂的图片、动物照片、立体挂件等。 3.小长方形色纸、记号笔、剪刀、固体胶、垃圾盒、四幅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了解叠罗汉的方法 1.出示小乌龟的图片:夜空中挂着一轮明亮的月亮,多美呀!一只小乌龟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到月亮就好啦! 2.出示动物叠高图:小乌龟请来许多动物朋友,大家决定来玩“够月亮”的游戏(从下到上依次说出谁叠在谁的上面)。最后,小老鼠一伸手,终于够到了月亮。它咬了一口,味道冰冰的、凉凉的。小老鼠把月亮分给大家吃,因为没有大家的帮助,谁也尝不到月亮的味道。 3.动物们用的是什么好办法(叠罗汉)? 二、师生共同演示,把握作画方法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很多动物见了说,这里有四个山头,我们就分成四个小队,一起来叠罗汉。比一比,看看哪一队叠得高,叠得快,先够到月亮。 2.演示方法: (1)选一个最难画的动物,第一个“登上山头”。 (2)选一张和这个动物颜色相似的纸,在纸上放一放,描一描。 (3)在幼儿的提示下由教师作画:用手指在图片上依次描画该动物的特征;用手指在画纸上比画,放大轮廓,把握大致轮廓;对照图片,边思考边作画。 (4)沿轮廓剪下画好的动物。 (5)把动物贴在背景图上。 三、合作游戏 1.交代玩法: 同桌的四个朋友为一队,每人先选一张不一样的动物图片,然后在桌上挑选一张和动物颜色比较相似的纸作画。 2.过程指导: *观察:同一队中是否出现重复的动物。 *提示:先在纸上描画,关注画面上动物的基本结构。 *比较:尽量放大画面,体会画得越大,就能越快够到月亮。 3.画好一个动物,剪下后立即贴到游戏背景图上,再另选动物作画,直至够到月亮。 四、分享交流 1.按先后次序给各小队贴上数字记号1~4。 2.依次分别观察,评议谁画得最快,画得最大。 编辑:  
Tag: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幼儿园中班教案,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教案 - 幼儿园中班教案 -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学习活动:保护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