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是生成性。生成性的课堂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即时投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生成性的课堂,从教师层面讲,应该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从学生层面讲,应该从追求正确答案转向追求过程的体验、知识的自主生成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是有效性。无论是问题的设计,习题的选择还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利用,对一堂好课来讲,都应该体现一个有效性。有效性既包括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最终达成教学预设的目标;也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良好的介入。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提高”的效果。 怎样才是有质量的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有质量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率的教学呢? 现在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二是明确教学目标;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所以现在大家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一是生成性。生成性的课堂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和能力的即时投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生成性的课堂,从教师层面讲,应该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从学生层面讲,应该从追求正确答案转向追求过程的体验、知识的自主生成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是有效性。无论是问题的设计,习题的选择还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利用,对一堂好课来讲,都应该体现一个有效性。有效性既包括能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最终达成教学预设的目标;也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得到良好的介入。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人人有事做,人人有提高”的效果。
怎样才是有质量的课堂?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那么怎样的课堂才是有质量的课堂?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率的教学呢?
现在所倡导的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二是明确教学目标;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所以现在大家在评课时,一般都会提到课堂的“有效性”。那么,有效性就是有效率的课堂吗?笔者认为有效性包括效率,但不等于效率。一堂课是否有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首先是学习内容的设置。作为学校教学中课本上的内容,用一般老师的话来讲,有些是“好上”的,有些是“不好上”的,所谓的“好”主要是指内容本身有趣味性、挑战性,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反之亦然。但是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使学习内容变得让学生感兴趣、充满好奇、具有挑战性,所以对教材的优化处理是一堂有质量的课的基础。
其次是学生的参与情况。如果一堂课中参与的学生寥寥无几,教师站在讲台上只管自己讲给自己听,那么就算他的教材处理得天花乱坠,这堂课也是没有质量的。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群体行为,在这样的一个群体中,作为教师,应该激发绝大多数学生的参与性。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应该说,学生的参与情况是一堂课是否有质量的“风向标”。
第三是学生的感受。学习是一个过程,除了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情感的体验。学过的知识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遗忘,但是在学的过程中的体验会逐渐积累。当孩子们一直体验着一种自信、成就感时,他就会感觉到学习过程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达到自主发展。所以一堂有质量的课一定会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教学,同时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怎样学”,并由此而对学习有积极、成功的体验,这是笔者认为的有质量的课堂的三大要素。
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好课首先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有效率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
www.youer8.com
的,能量是大的。
■有生成性
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常态性
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
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