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将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分类记录,最终形成可视化的结果,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师问题等各个角度以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关照, 从而最终得到一个数据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是相对科学的。 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评价本来显得时效性差,难以立刻见效,那么通过这样的方法,或者也能看出教师课堂教学的调整,也许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就是工作量太大了。 四、激励原则不能忘记 教师教学是良心的工程。虽然有说法说对差教师的善心是对学生的残忍,但是毕竟教师是人,毕竟教学环境、教师生态其实已经够恶劣的了。所以,越是定量分析,越是科学,也许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作为教学管理者,应该始终提醒自己教学评价的目的,始终明确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否则便成为工厂的监工,也许对学校教学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实惠、科学、特色、创新 ——浅析一堂“好课”的基本特点 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听课、评课是经常组织开展的一种常规的校本教研活动,尤其是评课,它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一堂好课,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将课堂教学从不同角度分类记录,最终形成可视化的结果,将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生互动、教师问题等各个角度以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关照, 从而最终得到一个数据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是相对科学的。
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评价本来显得时效性差,难以立刻见效,那么通过这样的方法,或者也能看出教师课堂教学的调整,也许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就是工作量太大了。
四、激励原则不能忘记
教师教学是良心的工程。虽然有说法说对差教师的善心是对学生的残忍,但是毕竟教师是人,毕竟教学环境、教师生态其实已经够恶劣的了。所以,越是定量分析,越是科学,也许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作为教学管理者,应该始终提醒自己教学评价的目的,始终明确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否则便成为工厂的监工,也许对学校教学反而带来负面影响。
实惠、科学、特色、创新
——浅析一堂“好课”的基本特点
在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听课、评课是经常组织开展的一种常规的校本教研活动,尤其是评课,它对于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一堂“好课”?
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众说纷纭,不同的教学专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作为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我,在现阶段觉得一节“好课”应该是有以下基本特点:
第一,“好课”应该是“实惠课”。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在青少年时期最主要的生活和生命方式,所以,不管课程如何改革,一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得到很多实惠的课,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都有所发展的课,也就是说,通过课堂教学的“好课”,让学生有新的收获,或者是获得了知识技能,或着是掌握了规律方法,或者是增进了交流体验,或者是拓展了想象思维,或着是触动了情感心灵,甚至是提升了人格品质,改变了人生观、世界观等等。总之,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有效教学”乃至于“高效”,好课就应该是“实惠课”!
第二,“好课”应该是“科学课”。既然是“好课”,就一定有触动师生心弦的精彩之处,一定能够给学生带来某些“实惠”。既然如此“好课”一定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一定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智发展特点的,一定是符合学情、班情、教情的。所以,“好课”的本质应该是“科学课”。那些课堂效果不是太完美的“课”,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其教学行为的背后,一定有理念乃至理论方面的深层次原因,一定有不合情理的地方。
第三,“好课”应该是“特色课”。每个人都是有个性的,教师和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性格、习惯、阅历、素养等方面的不同,社会在课堂里表现出一个个活生生有个性的人。因此,教师的一堂“好课”,应该是因“地”制宜的课,应该是因“教”制宜的课,应该是因“班”制宜的课,应该是因“人”制宜的课。也就是说,“好课”应该是彰显师生和学校、班级的个性和优势的课。应该是鲜明的“特色课”。有特色的课应该说都是合乎“人情”,顺乎“天理”的“好课”,都是教师、学生,环境和教材四者科学而有机地融合和统一的“好课”。
第四,“好课”应该是“创新课”。在新课程合面实施的背景下,“好课”
www.youer8.com
还应该是“创新课”,教师要不断学习、求新求时,不断进行自我扬弃,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实践和探索,努力提升教学艺术,不断得高教学质量。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师生应该伴随着课堂一起成长。
当然,好的课堂教学具有动态和生成的特点。一堂“好课”也不只是上述“四课”的简单叠加,平时教师的课堂教学也不可能都上成“四课”合一的精品课。但只要我们做教师的瞄准目标,不断学习,经常反思,积极进取,执着追求,将教学的某一方面发挥到极致,拥有“四课”中某一方面的特质,就应该被视为“好课”。
一堂好课的标准
当代著名教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认为,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没有绝对的标准。既然没有绝对的标准,自然就应该是百花争艳,各展其长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我们势必需要去评价一堂课的得失好坏,那么,其中的相对标准是什么呢?
以语文为例,不妨先来看看全国语委会上专家学者们对一堂好课的定位: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二是教学的重点、难点要突出;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四教学方法要得当;五是教学效果要好。
具体地看,其一,教学目标的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恰当,则指要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其二,需要教师在深刻地理解、正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其三,学生主体地位取决于学生本身的参与度,其中就广度而言,要看是不是全体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了,是不是在每个环节都参与了;就深度而言,要看学生是被动、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主动地学习,要看理解程度、学习质量是否得到提升。其四,教师应善于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紧张、有趣的生成过程。其五,教学气氛要和谐,师生关系要融洽,训练要扎实有效。
综上,我以为一堂好课是没有固定模式和标准的,但是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一堂好课应该至少包括二个标准要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