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 在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五届观摩交流会上,对于复习课,已初步构建了“看书整理――交流――总结――梳理――综合适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并力图突出两点:一是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二是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贾振东语)。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环节,在新时期里有了新的发展。宁波市中山东路小学姚燕君老师的一节多位数加法和减法单元复习(一)就很全面体现了这一点。 1、摸底。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好能洞察知识结构中的断点和薄弱环节。此环节虽非复习课中的显性环节,但却是复习课设计的基点。并应贯穿于复习课的始终。 2、梳理。这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要把分散贩各种知识,按照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性进行归类整理,沟通它们之间的纵横两方面的联系,以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的结构。此环节又可分为三个过程。 ①整理:这是学生自行反思回顾过程,可以是当堂回忆,也可课前自理。姚老师这节课中,采用的是当堂回忆:“学生陆练回忆本单元内容有:求未知数X,简便运算,多位数加法,多位数减法,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加减法
小学数学复习课的阶段性演变及改进设想,标签: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http://www.youer8.com
在全国小学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第五届观摩交流会上,对于复习课,已初步构建了“看书整理――交流――总结――梳理――综合适用”的复习课课堂教学结构,并力图突出两点:一是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二是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贾振东语)。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环节,在新时期里有了新的发展。宁波市中山东路小学姚燕君老师的一节多位数加法和减法单元复习(一)就很全面体现了这一点。
1、摸底。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好能洞察知识结构中的断点和薄弱环节。此环节虽非复习课中的显性环节,但却是复习课设计的基点。并应贯穿于复习课的始终。
2、梳理。这是复习课的重要环节。要把分散贩各种知识,按照数学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系统性进行归类整理,沟通它们之间的纵横两方面的联系,以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知识的结构。此环节又可分为三个过程。
①整理:这是学生自行反思回顾过程,可以是当堂回忆,也可课前自理。姚老师这节课中,采用的是当堂回忆:“学生陆练回忆本单元内容有:求未知数X,简便运算,多位数加法,多位数减法,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加减法的关系等知识法。
②交流。这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交流弥补的过程。可采取两种形式:一为直接个人汇报,二为先小组交流,再小组代表发言。姚老师要采取第二种形式。学生各抒己见,相互补充,收效良好。
③总结梳理:这是教师调控的过程。学生整理不甚完整,补充亦不全面、准确,教师可发挥“导“的功能,起点拨作用。使知识系统化,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补充、评价完成。姚老师根据反馈画出了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
多位数加法和减法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多
位
数
的
加
法
和
减
法
运算定律 运用加减法运算定律
一个数加减接近整百整千的数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
多位数加减法
简单运算
计算
加减法的意义
加减法的关系
求未知数X
加减法的意义与关系
3、基本练习:这个环节是落实“双基”的重要环节,也是查漏补缺的关键环节,切不可少。如无此环节,复习课有“假、大、空”趋向,学生也只有模糊的映像,而无实质性的技能提高。姚老师在此安排了一组基本练习:
①计算并选择其中一题进行验算。
9358+2437= 10307―8928=
②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377+568+623 876―24―76 698―199 3268+74876
4、对比、辨析、改错:这是加深理解、同化知识的过程。这个环节要根据内容而定。如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圆锥体与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与长方形、正方形,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等。要求时间短,且对比明显。
5、拓展提高:这是复习课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只停留在基础知识的梳理和查漏补缺的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在原有基础上有质飞跃。至少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再发展的余地。姚老师安排的是:直接写出得数,
563―298= 169+48+231+52= 786―146―54=
247―(128+47)= 9+99+999+999=
6、综合应用:这一环节不是知识面的拓展,而是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要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姚老师在此,设计了一个开放题,学生解决兴趣盎然。
7、作业。这一环节同样不可少,但量要少,可分层布置。
(三)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几个注意问题:
&nbs
www.youer8.com
p;1、学生整理知识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开始时,教师要适当指导,可辅以学生自行出卷的形式,激发兴趣。持之以恒,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能明显增效。
2、要把握好提优与辅差的关系。切不可班内“领羊”高谈阔论,中、下差生目瞪口呆。
3、为过程设环节,不深不透,水过地皮湿。特别要重视学生的内化过程。
4、不抓重点,平均用力。复习课内容多,易混淆。万不可面面俱到,要注意“摸底”,随时调节教学过程。
总之,复习课,应该上成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课。复习课是在把握大纳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组织的综合课,既要抓知识的重点、难点,又要讲究知识的归类、整理,使之更系统、清晰,还要在学生能力的巩固和发展上下功夫。使学生能把学过的知识串联、深化,达到融会贯通、“温故知新”、迁移应用的新境地。
②关于小组合作学习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乔丹与比尔·盖茨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上一页 [1] [2]
Tag: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网,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集,教学论文 -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上一篇:改革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