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3.学奥数与小升初数学的关系一直以来,几乎所有家长和部分“奥数教练”都认为:“只有学好奥数,小升初才能取得好成绩”.这种认识确实是有一定原因的。就成都而言,小升初基本分两类:一类是公立学校,另一类是私立学校。按规定,公立学校无权自主招生,只能通过摇号招生,但实际情况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公立学校(基本是名校)为了保证招到优质生源,都会私下通知奥赛、华赛获取高级别奖的同学参加“活动”(其实就是择校考试)。这样一来,“学奥数、拿大奖”就成了进入知名公立中学的“敲门砖”.在前几年,获得奥赛、华赛一等奖的同学可以免试进入私立学校实验班,还可获得奖学金。这样的“招生政策”,就导致了“只有学奥数,才能进名校”的社会共识。那么,不学奥数或者奥数学的不好,就不可能进入名校了吗?答案是“有可能”!一种可能是,户籍在某公立名校摇号范围内的同学,运气好也能“摇
小升初择校数学备考指导建议,标签:五年级数学复习大全,http://www.youer8.com
(2)探究原因
◎中学制定阅卷标准为何这般严苛?
①变相增加考试难度,抬高选拔门槛:报名参加择校考试的同学绝大部分都是非常优秀的“尖子生”,名校每年的报考人数都在万人以上,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优中选优,必须想办法拉开优生间的差距。
②方便阅卷老师阅卷:如上所述,考生之多,试卷之多,阅卷统计时间之短,对阅卷老师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以我们老师的经验,答题越规范,阅卷难度越低,阅卷速度越快,阅卷准确度越高。(很多学校都是第一天上午考试,第二天傍晚出成绩和各个档次的分数线)
③方便中学老师教学:毫不夸张地说,许多学校小升初择校考试的阅卷标准都是参照中考甚至高考的阅卷标准来制定的。选拔知识水平过硬、答题规范的学生,必然是所有中学老师的美好愿望。这样优秀全能的学生,老师教起来更得心应手。
◎参加择校考试的“尖子生”们为何在答题规范这个“阴沟”里屡屡“翻船”呢?
(1)中、小学教学脱节:小学里的老师要求太低甚至不作要求,学生自然不知道规范是什么样子的,都认为学校老师教的都是规范的。这也是主要原因。
(2)“奥数式”思维的弊端:为了择校,很多孩子都在学奥数。小学的数学竞赛对答题规范几乎不作要求(比如奥赛,全是填空题,华赛的决赛虽有解答题,但对答题规范要求很松,只要答到得分点就给满分,对文字说明不作要求),这就导致奥数教练只注重所谓的“思维”,鼓励孩子“奇思妙想”来“凑答案”(有的教练甚至不允许孩子用方程,说那是“傻瓜相机”,王老师认为这太“荒唐”了),甚至奥数教练在授课时,思维也很“跳跃”,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规范的解题步骤。偏激地追求获奖,往往把孩子“代入歧途”,对孩子的小升初择校考试以及后续的中学学习对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往年很多奥赛、华赛获一等奖的小学生去参加某些名校的择校考试,得分很低甚至上不了录取线。
规范有益
◎答题规范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益处:
①帮助同学们在眼前的“小升初”择校考试中少丢甚至不丢“冤枉分”.具体原因前文已述及,此处不再赘述。
②帮助同学们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为不久的中学学习打好基础。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很多同学小升初衔接不好的情况是客观存在的。就数学而言,原因有二:一方面,初中的理性思维将取代小学感性思维的主导地位,从知识上具体体现在初一数学(北师大版)上册的第二、三章的内容上(有理数及其运算、字母表示数),所以我们暑假的小升数学初衔接班重点讲授这两章的内容;另一方面,就是中学考试的答题要求远高于小学的要求,导致很多同学适应不了新的要求,考试分数总不理想,如果长时间这方面没有改观,学习的信心就会逐渐下降,学习成绩自然逐步下滑。
应对策略
知道了以上的情况,就应该及时想办法找对策。规范问题是小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都应引起重视。我们建议大家一定要找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有针对性地、系统地进行规范学习与训练,千万不可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