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上海预初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2)» 正文

上海预初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2)

[10-19 15:54:1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576

概要: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1.背诵《出塞》或自己搜集的其他边塞诗。2.复述古诗《出塞》大意。3.总结古诗学习方法:诵读全诗--理解大意--体会情感二、自主学习,读懂全诗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学习要求:①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②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③通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全诗大意。④感悟诗的意境。2.集体反馈。①指名读,纠正字音。注意多音字“簸”,在“簸箕”中读第四声bò;读bǒ时,是指用簸箕上下颠动,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在诗中读第三声,是指风浪上下激荡。指导书写“簸”字,利用拆字法识记字形。②交流理解古诗大意。浪淘沙:唐代曲子名。九曲:形容河流弯弯曲曲,有时也专指黄河。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天涯:天边。古诗大意梳理成文:曲曲折折的黄河黄沙万里,大风大浪裹挟着泥沙从天边奔流而下。现在,沿着黄河往上走,一直走到银河去,到牛郎织女的家里去看看吧!3.品味古诗意境。①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

上海预初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2),标签: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http://www.youer8.com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背诵《出塞》或自己搜集的其他边塞诗。

  2.复述古诗《出塞》大意。

  3.总结古诗学习方法:诵读全诗--理解大意--体会情感

  二、自主学习,读懂全诗

  1.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出示学习要求:

  ①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

  ②将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③通过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全诗大意。

  ④感悟诗的意境。

  2.集体反馈。

  ①指名读,纠正字音。

  注意多音字“簸”,在“簸箕”中读第四声bò;读bǒ时,是指用簸箕上下颠动,扬去糠秕、尘土等杂物。在诗中读第三声,是指风浪上下激荡。

  指导书写“簸”字,利用拆字法识记字形。

  ②交流理解古诗大意。

  浪淘沙:唐代曲子名。

  九曲:形容河流弯弯曲曲,有时也专指黄河。

  浪淘风簸:大风荡起波浪,大浪冲走泥沙,形容风大浪大。

  天涯:天边。

  古诗大意梳理成文:

  曲曲折折的黄河黄沙万里,大风大浪裹挟着泥沙从天边奔流而下。现在,沿着黄河往上走,一直走到银河去,到牛郎织女的家里去看看吧!

  3.品味古诗意境。

  ①自古“黄河”就与“雄伟”联系在一起,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出体现黄河雄伟壮观的词语吗?

  ②自由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4.指导诵读全诗。

  5.背诵全诗。

  三、作业

  任选一首古诗,以古诗大意为背景,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编写故事。故事情节要合理,语言要生动。

  小结:

  浪淘沙(唐·刘禹锡)

  1.朗读全诗九曲黄河万里沙,

  2.理解大意浪淘风簸自天涯。

  3.体会感情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Tag: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学习小学语文 - 小学六年级语文 - 六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上海预初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