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正文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10-19 15:56:26]   来源:http://www.youer8.com  班级管理   阅读:8524

概要:育文雅学生、塑儒雅教师、创优雅校园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教室是学校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情趣陶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有的孩子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知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怎样做人。因此,教育学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这次活动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更新。“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教室等各个场合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一、班级文化的新概念班级文化就是利用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班级文化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情意的精神(风气、氛围)、制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标签: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制度,http://www.youer8.com

育文雅学生、塑儒雅教师、创优雅校园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
 
教室是学校的窗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视觉审美、情趣陶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班级良好的文化氛围能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所有的孩子到学校来不仅是学习知识,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怎样做人。因此,教育学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这次活动与其说是培训,不如说是教育观念的一次更新。“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教室等各个场合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
  一、班级文化的新概念
  班级文化就是利用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育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班级文化是一种充满柔性的、温和的、情意的精神(风气、氛围)、制度、关系和环境的综合存在。它包括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
  二、班级文化的功能
1.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班级文化活动能够配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有明显的行为导向功能。如通过各种兴趣小组、文体活动、板报等形式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之中,从而把班级所需要的行为方式树立起来,让学生知道班级和学校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
  2.发展学生的智能
  班级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智力游戏”等活动教育,能使他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
  3.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开展班级体育活动、文娱活动等寓教于乐,能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境,提高审美和未来的生活情趣,也能丰富想象、美化心灵、增强体质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构建文化人格
  真正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不仅仅是漂亮的校舍、热闹繁多的学生活动,最重要的还应当是班风、班训等熏陶出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如何通过发展教育,如何健全制度以及如何创设和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来帮助孩子走出误区,改变不良习惯,不断超越、完善自我,铸造健全人格。
  四、班级文化的环境建设——营造优雅的环境
  班级文化环境是一面镜子,可以衡量一个班主任的人格修养和教育观念。
  1.构建有特色的班级物质文化
  班级物质文化就是教室环境、布置等,它包括
  (1)布置教室  
  布置教室可以在教室的醒目处贴上本班的班训、班徽或者班风等,侧墙上可设置“谁的红花多”评比栏,后面可以设置少先队的“争章角”、“生物角”等,还可以根据本班的需要设置其他的阵地。
  (2)办好板报
  “班级剪报”、“班级快报”、“班级卡通画报”以及黑板报、手抄报是学生施展才华、倾诉心声、摄取知识的宝库。班级里应该培养一批自己的小记者、小通讯员、小主持人。从文字编辑、新闻采访、版面设计可全由学生动手。
  (3)建好图书角
  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看的书和报纸拿出来与他人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又是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突进。班级开展竟聘图书小馆长活动,评选图书角的热心读者;每学期举办一次好书推荐会;举行介绍好书的征文比赛。这些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其应该有的文化源的作用。
  (4)设计墙饰
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墙壁说话,这需要教师独巨匠心。教室前门左手位置均为“文化墙”,背景采用喷绘或手工制作边框;大小以遮住上次背景的粘贴痕迹为益;背景内容要有一定的持久性,由各班自主设计;高度以学生视线为主。“文化墙”的布置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主题鲜明,彰显班级个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经常更新,保持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荣誉榜:呈现荣获的各类奖状或荣誉证书等,展示出来给大家,营造竞争的氛围。 行为规范:约束每个学生的言行,做到有章可循。读书驿站:展示孩子们读过的文章,书籍;展示看过的电影,电视等写出的感受;展示自己爱好的绘画、书法等作品。名人名言:激励学生奋发读书,自学成才。但是一定不能杂乱无章,要有美感。经常更换,让更多的孩子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5)建立队角。
“ 队角”的栏目由辅导员组织队员创造性地设计、布置。要充分发挥队员的自主能动性,展示队员们的创意,并能体现其育人功能。“队角”的字样及其标志有学生部统一设计,张贴在教室后门的墙上。“队角”标志正下方贴队干部岗位、分工情况,教室后墙的部位,除“图书角”外,其余均为“队角”栏目空间。
  (6)班级宣传栏
 班级一览表必须张贴规范,“四表”上墙:作息时间表、课程表、班级服务岗位分工表、值日表。以及班级常规管理、下发张贴物等。
  (7)绿化和生态角
  在教室的一角放一盆吊兰等绿色植物能够调节教室的气氛。可以在教室的窗台或一角放置吊兰、文竹、宝石花等绿色植物,使教室生机昂然。可以由学生定期更换。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植物包干负责,这也是班级文化的内涵。
2.构建班级精神文化环境
  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表现为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训,通过班徽、班歌、班旗、班花、班级象征颜色、班级卡通、班名等媒介加以体现。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发动全班同学的参与,增强集体荣誉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1] [2]  下一页


Tag:班级管理班级管理制度,小学班级管理制度教育范文 - 班级管理

上一篇: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