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正文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

[04-08 14:26:11]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阅读:8739

概要:3.4西方节日 中西文化差异还突出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在我们的教材中就不断地贯穿着有关西方的节日,像Book1 Teachers’ Day、Halloween和New Year’s Day,Book2 Women’s Day、Easter和Children’s Day,Book3 Christmas,Book5 Thanksgiving Day、Mother’s Day和Father’s Day,Book6 April Fool’s Day、Independence Day、Valentine’s Day。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3.5感谢和赞美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别人会觉得你很见外。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对方都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标签:英语教学论文范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集,http://www.youer8.com

3.4西方节日

    中西文化差异还突出地表现在节日方面。从三年级开始在我们的教材中就不断地贯穿着有关西方的节日,像Book1 Teachers’ Day、Halloween和New Year’s Day,Book2 Women’s Day、Easter和Children’s Day,Book3 Christmas,Book5 Thanksgiving Day、Mother’s Day和Father’s Day,Book6 April Fool’s Day、Independence Day、Valentine’s Day。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接受后一般不当面打开。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3.5感谢和赞美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别人会觉得你很见外。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而在我们国家,人们往往会很谦虚地说:“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等。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6源于传说、神话等的英语专有词汇

    英语中有些词汇与神话、传说有关,如星期的来源就与古罗马神话有关。

Sunday—Sun’s day(太阳神日)
Monday—Moon’s day(月亮神日)
Tuesday—Tiu’s day(战神日)
Wednesday—Woden’s day(风神日)
Thursday—Thor’s day(雷神日)
Friday—Frigg’s day(爱神日)
Saturday—Saturn’s day(土神日)

    另外,月份也与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有关。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古罗马历法原来只有10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凯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次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历。

www.youer8.com

4.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与策略

    培养学生的文化交际意识,使他们能和不同背景文化的人进行日常交际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之一。教师应在把握适用性、适度性和阶段性的前提下,通过与学生学习内容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因素,循序渐进地渗透文化意识。

4.1通过问候语渗透文化意识

    在问候语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习惯和英语国家的文化相去甚远。中国人见面常问“去哪儿?”、“忙着呢?”、“吃了吗?”等等,以示关心。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这被认为窥探别人的隐私,干涉别人的自由。在英语中打招呼的用语是“Hi!”,“Hello!”,“How are you?”,“Good morning.”等。如果是谈话式的问候语一般为“It’s a fine day , isn’t it?”或“Do some sports?”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而恰当地把这种文化差异渗透给学生,从而为学习得体的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

4.2通过称谓渗透文化意识

    由于中西方文化及思维方式的差异,我们通常先说姓后说名,而英语中却是先说名后说姓,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他们很感兴趣的内容。英美国家把男士称为Mr.,女士称为Miss(未婚)或Mrs.(已婚),Ms(不明婚否),Sir和Madam单独使用。在英美国家,除了某些特定工作头衔,如法官医生博士教授等外,不分年龄、地位都可以只呼其名,包括兄弟姐妹。在我们的文化中学生通常要起立后说声“老师好”方才就座,而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通常不需要起立,问好的用语是“Good morning, Miss ( Mr.)…”或者“Good afternoon, Miss(Mr.)…”。针对此方面的内容,老师也可以适时地告诉学生“老师”在英语中表示的是职业,不是“称呼语”,一般不说“Teacher Wang”或“Teacher Zhang”等。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老师应该利用好每一个机会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

4.3利用课堂教学,渗透文化意识

    就目前而言,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式,而且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也最长。课堂教学应该说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它可以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不断汲取有关英语国家的知识,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英语文化意识,又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好英语和母语的关系。

4.3.1充分挖掘教材中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涵义的介绍。比如教师在讲到动物时,可以告诉学生汉语中的“狗”一词,在中国文化中,多半为贬义,如“走狗” 、“狗眼看人低”等,但英语国家对狗的看法却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把狗当成最好的伙伴和朋友。故有下列说法: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在数词中,英语国家的人把“7”看成是幸运数,而“13”则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常生活中,车牌号、门牌号、座位号等都竭力回避“13”。又如,在英语中有一个表示“非常容易”的习语为a piece of cake,在汉语里,相应的词为“小菜一碟”,这两个成语就折射出英语民族与汉语民族在饮食习惯上的差异。因此,只有让学生了解词汇的文化背景,才能用英美人士的思维去思考。如我们最常见的“dear”、“love”等词在西方一些非正式场合也用得非常普遍,但在中国,这些词一般只用于亲密朋友及家人之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小学英语教学论文英语教学论文范文,小学英语教学论文集教学论文 -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上一篇: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语篇教学有效性初探

《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