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学论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加强校本研究 促进体育教学体育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报告» 正文

加强校本研究 促进体育教学体育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报告

[04-08 14:36:57]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阅读:8678

概要: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大型活动,离不开学校的任何一个教师。在学校的大型体育活动中,我们请班主任担当组织者,有条不紊地组织好学生参加各种赛事,在班上开展体育活动的宣传工作,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我们还主动邀请其他学科中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担当评委、裁判员、指导员、宣传员,让教师的积极参与去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激情。 (二)因地制宜在小场地上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我校场地狭小,而体育老师又较多,几乎每节课都是7—8个老师同时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在狭小的场地上,要想完成教材中所规定教学任务,从硬件来讲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怎样充分利用小场地上好体育课,显然就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场地作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小班化教学是在小场地上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为在较小场地上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练习的密度和运动量,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机会,课上体育器材基本保证每人一件或两、三人一件,如毽子、篮球、沙包和垫子等,每人每组都能确保有固定的练

加强校本研究 促进体育教学体育校本教研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研究报告,标签:体育教学论文,体育教育教学论文,http://www.youer8.com

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大型活动,离不开学校的任何一个教师。在学校的大型体育活动中,我们请班主任担当组织者,有条不紊地组织好学生参加各种赛事,在班上开展体育活动的宣传工作,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我们还主动邀请其他学科中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让他们担当评委、裁判员、指导员、宣传员,让教师的积极参与去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激情。        

(二)因地制宜在小场地上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我校场地狭小,而体育老师又较多,几乎每节课都是7—8个老师同时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在狭小的场地上,要想完成教材中所规定教学任务,从硬件来讲是一个大问题,那么怎样充分利用小场地上好体育课,显然就成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小场地作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小班化教学是在小场地上上好体育课的先决条件和必要因素。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这为在较小场地上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练习的密度和运动量,提供了一个相当好的机会,课上体育器材基本保证每人一件或两、三人一件,如毽子、篮球、沙包和垫子等,每人每组都能确保有固定的练习空间。即使是人数比较多的班级,经常采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式,单位时间内增加了练习的次数,使人人都有充足的动手练习的时间,从而提高了练习效果。有了小班化的教学体制以及小组教学制度的保证,才能克服“班级多”、“人数多”的缺陷,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小场地中上好体育课,要仔细研究场地的规划,使之更合理地得到使用,不浪费每一块土地,这是教师首先考虑的问题。课前教师应划好每个教学区域,场地上要有明显的界线,最好要用固定醒目的标志,如插些小红旗,放些标志物等,以醒目的标志提醒学生的活动场域,要反复提示活动范围,用规则约束学生越界行为。例如进行推实心球,我首先划好一块角落,让学生对着墙进行推球练习,四角放标志物,以提醒其他班级的学生,这里是危险地带不要乱闯。同时让学生对墙练习,既可以起到安全第一,又节省了时间进行更多的练习。活动中,教者还应了解其他班级的体育活动情况,尽量使跑、跳、掷练习相互协调。以便适机调换场地。这样,操场的每块角落都被充分利用了,学生锻炼的有效空间也增加了,从而增强了学生练习的强度,对于提高练习效果也具有一定作用的。

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必须做准备活动,这么小的场地上又是跑步做操,又是做游戏,次序乱,效果差,且安全性不高,针对该情况,教师之间可以进行合作教学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即准备活动一体化,多班集中跑步、集中做操,特别是在进行游戏活动时采用多班合作,可以大带小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每个游戏小组一个教师,学生可进行选择游戏,打破班级划分。这种合作教学也可用在体育测验时进行。如在进行垒球测验时,多班进行集中测验,这样可排除因场地小而造成混乱的局面,还可以让学生相互进行观察,进行学习,也使学生之间产生竞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由于采用合作教学,教师的统一管理,通力合作,排除了不必要的干扰,这种合作教学法也是克服场地小的一种可行性的方法。

(三)改变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我们一切的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作为个体,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人而融入到特定的社会,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逐渐社会化。社会需求的人才,不仅仅是需求有丰富知识结构,更加要求有较强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故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改变了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注意知识呈现形式,不再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爱好和爱玩的天性,开展了游戏创编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阶段,提出了活动的主题,目标及要求,在体育课教学中,让学生自我分组,形成团结战斗的小集体,开展的创编活动。学生创造出一些优秀的作品,如《肓人摸象》、《三峡文物大抢救》、《突出重围》、《世界大战》、《螳螂捕蝉》、《鸭子过河》、《学会摘棉花》等等。这些作品的主要来源于童趣天地的回味,来源于生活的感受,来源于历史人文景观的感悟,来源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感知。学生的创造成果出来以后,我们对学生的成果进行了展示,让学生评,教师讲评,选出优秀的成果,利用体育课及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展示,给学生更大的活动舞台展示自己风貌,把成果交给全校的学生进行评选,把学生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在全校的教学活动中进行推广,让全校的学生都玩起来。并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让兄弟学校来玩我们学生所创造的游戏,进入他们的教学课堂一齐分享我们的成果,同时,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向各级刊物上推荐,让更多的学校来分享我们的果实。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创的兴趣,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力。加上我们的“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之间相互竞争,促进了学习兴趣的发展,达到了共同提高。

为了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尝试把体育教学内容中较为简单的教材,交给学生去讨论,从他们自己的心理角度出发,这样的教材,怎样上,更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让学生去写教案,搭配教材或游戏(可自编游戏)。写好后和教师一起讨论、修改、定案,如50米跑的练习,他们加入追越、传接球练习,即:练习中两人一小组,有球的学生,先运球跑出 10米左右的距离,无球的学生开始追逐并超越有球的学生10米左右的距离,接后面学生的球,向前运球跑,后面的学生向前追,如此跑完50米的练习。当轮到上该次课的时候,由学生推荐一名学生出来,当“教师”来执教其他学生,来上这一堂课,在这个50米跑的教材中,学生加入了一个篮球的传接球练习,既改变了枯燥的跑,又融进了学生感兴趣的球,学生学起来有兴趣,练起来有激情,使得这个教材练习变得有滋有味。而真正的教师成为一个客体,成为一个临时的“观众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情绪很高,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他们也感到这堂课是他们自己写的,自己上的,在心理上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同时,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由于这们的活动是“学生”当“老师”,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与合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与友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小学体育教学论文体育教学论文,体育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论文 -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上一篇:如何在课堂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