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 学 课 题质因数(第2课时)教 学 目 标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的意义,明白质因数与因数的联系与区别。2、能把100以内的数分解质因数教 学 重 点质因数的意义,分解质因数教 学 难 点理解质因数的意义,明白质因数与因数的联系和区别。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 学 过 程授课变更一、旧知铺垫1、 质因数。(1)把60写成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学生可能写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60=2×3060=1×6060=4×1560=3×2060=5×1260=6×1060=3×4×560=2×5×560=2×2×3×5(2)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将60=2×2×3×5与其他的式子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60=2×2×3×5中的因数不能再分解出更小的因数了。也就是说,这时的因数都是质数。(3)什么叫质因数?①让学生明确以上等式中所有的乘数,都是60的因数。②都是明确说明:60=2×2×3×5中2、2、3、5这几个因数都是质数,都叫做60的质因数。(4)尝试练习。①20=4×5,4和5都是20的质因数,对吗?为什么?②20=
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质因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标签: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教 学 课 题 |
质因数(第2课时) | |||||||||||||||||
教 学 目 标 |
1、使学生理解质因数的意义,明白质因数与因数的联系与区别。 2、能把100以内的数分解质因数 | |||||||||||||||||
教 学 重 点 |
质因数的意义,分解质因数 | |||||||||||||||||
教 学 难 点 |
理解质因数的意义,明白质因数与因数的联系和区别。 | |||||||||||||||||
教学手段及方法 |
| |||||||||||||||||
教 |
授课变更 | |||||||||||||||||
一 、旧知铺垫 1、 (1)把60写成几个因数相乘的形式。 学生可能写出以下几种不同的方式。 60=2×30 60=1×60 60=4×15 60=3×20 60=5×12 60=6×10 60=3×4×5 60=2×5×5 60=2×2×3×5 (2)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将60=2×2×3×5与其他的式子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 60=2×2×3×5中的因数不能再分解出更小的因数了。也就是说,这时的因数都是质数。 (3)什么叫质因数? ①让学生明确以上等式中所有的乘数,都是60的因数。 ②都是明确说明:60=2×2×3×5中2、2、3、5这几个因数都是质数,都叫做60的质因数。 (4)尝试练习。 ①20=4×5,4和5都是20的质因数,对吗?为什么? ②20=2×2×5,2和5都是20的质因数,对吗?为什么? ③60=1×2×5,1、2、5都是20的质因数,对吗?为什么? 2、 教师:任何一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1)把30写成几个质因数相乘的形式。 ①学生独立写一写 ②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结果。如:
(3)分解质因数的的概念 这时,教师可以直接说明,这一过程䚎膴发,并板书:
(4)尝试练习 把45分解质因数。 过程要求: ① ②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中的“练一练” 1、 (1)学生独立分解质因数。 (2)同学之间互相校对。 2、第2题。 (1)认真审题,领会题目含意。 (2)填一填 3、第3题。 (1)独立思考并连线。 (2)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 4、第4题 。 (1)学生分解质因数。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四、选用作业 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