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正文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04-02 13:03:19]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725

概要:课程背景: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时,教材利用100以内的数表来研究,先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再观察特征,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去研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但都无法发现规律。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作一定的提示:“将3的倍数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观察呢?”以帮助学生逐步发现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找几个三位数来验证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的练习与学习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3的倍数。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第一次讨论、研究。再引导学生从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进行研究,在发现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都无法找到规律时,教师可以作进一步引导。可以引导学生沿斜线观察3的倍数,如第一组3、12、21,第二组数6、15、24、33、42、51,引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课程背景:

教材首先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时,可以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在探索3的倍数特征时,教材利用100以内的数表来研究,先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再观察特征,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去研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但都无法发现规律。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作一定的提示:“将3的倍数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观察呢?”以帮助学生逐步发现规律。在初步得出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提出:“这个规律对三位数是否成立?”的问题,促使学生能自己找几个三位数来验证规律。需要注意的是  在日常的练习与学习评价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判断100以内的3的倍数。
  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第一次讨论、研究。再引导学生从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进行研究,在发现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都无法找到规律时,教师可以作进一步引导。可以引导学生沿斜线观察3的倍数,如第一组3、12、21,第二组数6、15、24、33、42、5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用学具在数位表中摆数进行研究,如拿3枚棋子摆一位数或两位数,可以摆出3、12、21三个数,都是3的倍数,用4枚棋子可以摆出4,13,31,22,40等,都不是30的倍数;或者也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教师直接提示将3的倍数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       授课年级:五年         设计人:庞景莲

章节名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

课题

 3的倍数的特征

计划学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能力目标

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媒体内容与形式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设计意图

导入

 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统化。

3

提出探究的问题,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情感个积极参与的意识

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
引导学生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试一试: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第2题:
  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 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

进行同桌之间的交流和小组活动

并且汇报

17

合作交流过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理念。探究过程也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类推、合作、概括等能力。

巩固与拓展

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做练习

15

练习分层次设计,体现一定的坡度和趣味性。一个新概念形成后,必须在反复应用中加以巩固。所以巩固题的设计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运用新知直接判断,又有填写缺少的数字练习,还有选择卡片组数的联系,强化学生连段3的倍数。

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5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教后反思

 

赵琳

2009-08-27 15:45:28

1、导入新课部分,可以通过游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师生相互猜测是否是3的倍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奠定情感基础。
2、找准知识间的冲突,激发探究的愿望。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知道只要看一个数的个位,因此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时,自然会把“看个位”这一方法迁移过来。而实际上,3的倍数的特征,却要把各个位上的数加起来研究。于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产生了困惑,急于想了解答案,便会自觉地进入到自主探究的状态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有效地将新知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入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把课题确定为“探索活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探究3的倍数特征,明显和探究2、5的倍数特征不同,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一开始,应先复习2、5的倍数特征,把探究知识迁移到3的倍数特征上来,巧妙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再提出“我们研究了2、5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的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发现3的倍数特征与2和5的倍数特征的不同,2、5的倍数特征主要观察数的个位,而3的倍数特征要观察各个数位数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从而发现个位和十位都没有什么规律,而要找到各个数位上的和有什么规律。


Tag: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找因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九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