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学习目标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词语“枪瘾”;积累“疒、忄、木”的汉字。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小动物的爱。3 能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能激发起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重点和难点1 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感受小作者对爸爸猎枪的恨以及对爸爸提出的种种希望,体会作者对小动物地关心和爱护。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二、读文解疑,学习1、2小节,体会作者对爸爸猎枪之恨。1 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边读边思: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思考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3)组内交流。2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纠正。说明:课文虽然是一首由四个小节组成的诗歌,通篇只有两个生字,但是在交流朗读时仍然要关注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其中包括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根据标点适当停顿。课堂中应该根据明确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督促
三年级语文上册:10 爸爸我恨你的猎枪,标签:小学语文课程同步,http://www.youer8.com
学习目标
1 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2个生字;理解词语“枪瘾”;积累“疒、忄、木”的汉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小动物的爱。
3 能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能激发起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 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感受小作者对爸爸猎枪的恨以及对爸爸提出的种种希望,体会作者对小动物地关心和爱护。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
二、读文解疑,学习1、2小节,体会作者对爸爸猎枪之恨。
1 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要求:(1)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边读边思: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思考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
(3)组内交流。
2 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纠正。
说明:
课文虽然是一首由四个小节组成的诗歌,通篇只有两个生字,但是在交流朗读时仍然要关注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其中包括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根据标点适当停顿。
课堂中应该根据明确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倾听,边听边记的习惯,同时还让学生掌握朗读评价的方法!
3 联系课文解疑,想象说话,理解词语,体会作者对爸爸随意伤害小动物之恨。
(1)联系课文相关小节(1、2小节),交流反馈。
--板书: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冬天伤害小鸟小兽们
说明:
带着问题读文思考,并从文中寻找与问题相对应的小节,这些都是语文学科要培养的学习习惯。
此教学环节是对课题的解疑“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通过读文思考,学生们很快寻找到了与问题相关的第1、2小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如何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进行表达,如“因为爸爸用猎枪击伤了一支美丽的翅膀,作者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所以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
(2)选择性想象说话。
①如果被爸爸猎枪击伤的这只美丽的翅膀是一只蝴蝶或是一只小鸟的,蝴蝶和小鸟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呢?
②寒冷的冬天,爸爸的猎枪响起,击中或击伤了小鸟小兽们,他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3)穿插理解“枪瘾”.
引语:小动物们在爸爸的枪口下,呻吟着,可是爸爸却全然不顾。只要一看到这些动物们,他就忍不住拿起猎枪。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爸爸喜欢用猎枪打猎这一特性--枪瘾,这是一种可怕的嗜好。
① 朗读词语“枪瘾”.
② 观察“瘾”字形--部首“疒”;积累相同部首汉字。
说明:
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是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一项重要任务。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借助近义词,查字典等,但词语的理解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
文中“瘾”是个生字,意为“不好的嗜好”,与“枪”组成了一个新词“枪瘾”.对这一词语的理解,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受的基础上,用逆向法,即根据意思从文中寻找对应词语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对于表达词义的话语“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爸爸喜欢用猎枪打猎这一特性”要表述得格外清晰,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
(4)小结:爸爸的枪瘾,使许多的小动物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为此我恨死了爸爸的猎枪。
4 有感情朗读1、2小节。
(1)学生朗读,教师做多元化的评价。
说明:
“有感情朗读”,不仅是一种朗读实践,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而且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情感理解的过程,这是一种充满个性化的实践。因此教师的朗读讲评也应该尊重每个个体,如课文1、2小节地朗读,可以声音高亢,表达一种难以承受的愤慨,也可以用低沉之音,表现了一种痛苦地诉说。
朗读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挖掘朗读者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定向质疑,默读解疑,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深深关爱。
1 引导板书质疑。
导语:课文中写道,爸爸用猎枪击伤了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了。
随机板书: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
梦再也不能飞翔
(1)看着板书,你有什么疑问?
(2)预测学生的质疑:①“我”的梦是什么?
② 为什么爸爸用猎枪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
引语:为了知道“我”的梦是什么,我们首先要了解“我”对爸爸有哪些希望?学习课文的3、4小节。
说明:
定向的质疑,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同时也使产生的问题有思索的价值,为课堂教学服务。
在问题的引领下,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涉及“我”对爸爸的希望的小节,为最终解决“我”的梦是什么,把握文章的主题铺平了道路。
2 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默读课文3、4小节要求:(1)不出声,不动唇,字字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