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幼儿园常用资料幼儿园观察记录教育应在孩子心灵播洒爱与善的种子——由《喂金鱼》案例想到的» 正文

教育应在孩子心灵播洒爱与善的种子——由《喂金鱼》案例想到的

[01-24 21:38:22]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幼儿园观察记录   阅读:8253

概要:一、案例回放 乐乐是一个聪明、调皮又富有爱心的孩子,尤其对小动物情有独钟。他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常常主动关心、照顾班上“自然角”中的小动物。午餐时间到了。当闻到香味扑鼻的饭菜时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看到孩子们如此开心,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向大家介绍可口的饭菜名称。可乐乐却心不在焉,不时地往“自然角”方向张望。轮到小朋友陆续洗手了,乐乐却一溜烟来到自然角。老师发现乐乐一人在自然角逗留,便大声提醒道:“乐乐,在干什么呢?快来洗手,别磨蹭了。”听到老师的呼喊,乐乐“哦”地回应了一声,连忙向盥洗室跑去。开始午餐了。乐乐马不停蹄地将饭菜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细嚼慢咽,乐乐依然不减进餐速度,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了。随后,他又悄悄来到了自然角。快要午睡了。心细的妞妞发现自然角中的金鱼缸里有小米粒的残渣,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叫喊了起来:“老师,快来看呀,金鱼缸里有米粒。”听到妞妞的报告,老师走了过来,生气地问:“是谁浪费的粮食?是谁把金鱼缸搞得

教育应在孩子心灵播洒爱与善的种子——由《喂金鱼》案例想到的,标签: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幼儿观察记录,http://www.youer8.com
一、案例回放   乐乐是一个聪明、调皮又富有爱心的孩子,尤其对小动物情有独钟。他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常常主动关心、照顾班上“自然角”中的小动物。 午餐时间到了。当闻到香味扑鼻的饭菜时孩子们显得异常兴奋。看到孩子们如此开心,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向大家介绍可口的饭菜名称。可乐乐却心不在焉,不时地往“自然角”方向张望。轮到小朋友陆续洗手了,乐乐却一溜烟来到自然角。老师发现乐乐一人在自然角逗留,便大声提醒道:“乐乐,在干什么呢?快来洗手,别磨蹭了。”听到老师的呼喊,乐乐“哦”地回应了一声,连忙向盥洗室跑去。 开始午餐了。乐乐马不停蹄地将饭菜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尽管老师多次提醒他细嚼慢咽,乐乐依然不减进餐速度,很快就把一碗饭吃完了。随后,他又悄悄来到了自然角。 快要午睡了。心细的妞妞发现自然角中的金鱼缸里有小米粒的残渣,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声叫喊了起来:“老师,快来看呀,金鱼缸里有米粒。”听到妞妞的报告,老师走了过来,生气地问:“是谁浪费的粮食?是谁把金鱼缸搞得这么脏兮兮的?”听到老师的责问声,孩子们都沉默不语。片刻过后,乐乐来到老师面前解释:“是我放的,因为小金鱼也饿了。”老师一看是乐乐,立马严肃质问:“又是你多管闲事,金鱼爱吃米粒吗?”“金鱼可喜欢吃小米粒了,我刚才看到的。”乐乐辩解道。听到乐乐理直气壮的回答,老师更生气了:“是吗?自然角里不是有专门的鱼食吗?再说,早上已喂过很多鱼食,吃得太饱不把它撑死才怪呢。”老师一连串的“教育”让乐乐哑口无言。“好了,下次专心吃饭,不准浪费粮食了。”听完老师的指令,乐乐无奈地点点头,垂头丧气、无精打采地睡觉去了。 乐乐“喂金鱼”的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在以后的午餐时间里,乐乐自然成了老师重点“监督”的对象。当然,从此以后,金鱼再也享受不到乐乐提供的美味午餐了。   二、案例反思   在反思上述案例前,我们先来看看另一个案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朵硕大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学校的师生前来观看。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四岁女孩在花房里摘下了一朵玫瑰花,抓在手里,从容地往外走。苏霍姆林斯基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他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教育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真正的教育,应该像春风一样,唤醒一颗颗善和美的种子!如果换成我们,或许面对孩子的所谓“不道德”的行为,极有可能采取的是道德责罚、道德训斥,至少是道德说教。教育是让可爱的孩子蒙受道德愧疚,还是让天真的孩子因爱心而自豪?面对这样的教育问题,我们常常会做出错误的选择。 乐乐“喂金鱼”的事件,或许需要我们教师对如何处理这样的事件作深刻的反思。 1.避免使用“表现主义”的处理方式 “表现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师在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表现自己的教育艺术。为了这种教育艺术的阐释,孩子的面孔可以模糊,可以遮蔽,甚至可以改写。教育故事成了例证,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证明教师的教育艺术。 我们不难看见教师的不少教育故事中,总要渲染原先孩子是那样糟糕,而最后老师总能“四两拨千斤”。乐乐“喂金鱼”的事件也不外乎如此。 有教师认为,倘若把这个故事改写成这样:老师发现米粒之后,不是追查米粒是由谁放的,而是带领孩子一起救助金鱼,清理污秽,给金鱼换水。然后,老师抓住这个契机,给孩子讲解金鱼的生活习性,如何科学喂养金鱼,以及教育孩子不要浪费粮食。其实这还是典型的“表现主义”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因为这里的“主人公”依然是老师,老师表现的还是孩子“救世主”的角色。 2.谨慎使用“技术主义”的处理方式 “技术主义”强调的是解决问题。比如班上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的小玩具丢了,老师告诉孩子可能是桌子偷走了玩具,然后,让每个孩子送一句话给桌子,“教育”桌子不要拿别人的东西,这样桌子一定会把玩具还回来的。孩子们按照老师的要求一个个和桌子去说话。这时老师又说,那么多人都在听,桌子一定不好意思,我们应该一个一个进去和桌子单独交流。等所有人一个个和桌子说完话后,果然在桌子上找到了丢失的玩具。当问题解决了,老师也就不再去找究竟是哪个孩子拿了玩具,或者即使知道是哪个孩子,也为了所谓的“保护”孩子的面子而不了了之。 这就是典型的技术主义案例。但是,技术主义必须仅仅是方法,而非原则和目的,否则就是有害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当下的太平无事,还是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德性养成?如果是后者,那么,孩子交出了玩具,不是教育的终点,而恰恰是教育的起点。“术”中如果缺少了“道”,常常会造成对真正教育问题的遮蔽。就乐乐“喂金鱼”的事件而言,试想:如果不是乐乐自己站出来承认是他做了这件事,教师是否也会用像处理上述丢失玩具事件类似的方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呢? 3.科学使用“建构主义”的处理方式 “建构主义”强调通过深入孩子的心灵,真实地触摸孩子的所思所想,先理解孩子,在与孩子的积极互动中来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遇到问题时,不要先想着怎么办,而是先搞清楚为什么,把问题当成课题,甚至把问题当作科学研究来对待。在还没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决不轻易下结论,而是设身处地的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点点滴滴的现象,深入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和本质,最后再对症下药,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直到解决问题。 再来分析乐乐“喂金鱼”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老师对乐乐的教育从表面上看是对孩子遵守进餐规则、不浪费粮食、科学喂养金鱼的教育,实则上在教育过程中却无意扼杀了孩子纯真善良的爱心。在孩子眼里,小动物是富有生命情感的,他们把小动物当成自己的朋友,宁肯自己少吃一点,也要把食物留给金鱼。至于金鱼是否喜欢吃米粒?让金鱼多吃是否会把金鱼撑死?这些对孩子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喜欢金鱼的情感和关心金鱼的爱心,这种爱心远比教师的说教来得珍贵。然而,在老师的“谆谆告诫”之中,孩子心中的这棵爱心之苗有可能早早地因老师的“好心”而枯萎了。 由此,我们是否也应该对如何写好教育叙事做些反思。刘良华教授曾经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叙事”做过一个界定。他说:“能够将日常教育事件制作成引人人胜的教育故事,这是教育叙事的基本精神,也是教育叙事的基本难题。” 其实一个好的教育案例,不仅要面向事实本身,努力“去蔽”,把一切外在的东西剥离开来,指向事件的核心,而且还要运用教育理论进行自我反思。反思对教师而言,不是自我辩护,而是对事实的尊敬,是对真理的敬畏。更重要的,我们还需要爱,爱孩子,爱教育。而这种爱,有时仅仅就在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科学处理孩子的问题之中。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教育叙事研究:是什么与怎么做[J].教育研究.2007·(07). [2]刘健智,谢晖.关于教学反思的探讨[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 [3]蒋昕徽,王岚.在对话中让孩子学会关爱——后现代教育理念下幼儿园关爱教育案例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1).    
Tag:幼儿园观察记录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幼儿观察记录幼儿园常用资料 - 幼儿园观察记录

上一篇:小班体育游戏“聪明的小鸡”教学纪实与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