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但是现行传统的学校课间模式,是否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实践证明效果不佳,阻碍了大课间活动的发展和预期的效果。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根据我校课间的实际状况、学校开展体育锻炼运动的现状,提出“‘阳光’大课间——让学生快乐幸福每一天活动”。 一、基础条件与可行性 近年来,西马小学以“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以“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办学目标。学校先后通过了滕州市“规范化学校”,滕州市“校本研训示范学校”的验收。连续获得滕州市“平安学校”,滨湖镇教书育人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我校占地面积11968平方米,体育场地充裕,有1千多平方米的小树林,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学校年轻教师较多,热爱体育活动,有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玩是孩子的天性,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纯真,享受快乐,体育大课堂的开展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开展大课间活动是落实学校教育
小学“阳光”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标签: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工作计划,http://www.youer8.com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具有健康体魄、健全人格、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但是现行传统的学校课间模式,是否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喜爱?实践证明效果不佳,阻碍了大课间活动的发展和预期的效果。这些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根据我校课间的实际状况、学校开展体育锻炼运动的现状,提出“‘阳光’大课间——让学生快乐幸福每一天活动”。
一、基础条件与可行性
近年来,西马小学以“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以“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办学目标。学校先后通过了滕州市“规范化学校”,滕州市“校本研训示范学校”的验收。连续获得滕州市“平安学校”,滨湖镇教书育人先进学校荣誉称号。
我校占地面积11968平方米,体育场地充裕,有1千多平方米的小树林,为体育活动的开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学校年轻教师较多,热爱体育活动,有为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玩是孩子的天性,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纯真,享受快乐,体育大课堂的开展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开展大课间活动是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需要;近两年,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我国中小学生部分身体素质,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我校学生及老师的体质健康状况这些年也成下降趋势,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不足,体育活动时间不能得到保证、活动项目一层不变,缺乏是其主要原因。大课间体育活动可以明显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技能,真正改变现在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不良现象,使众多的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
二、理论依据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同时,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对孩子一生负责”育人理念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学生在校期间每天用于体育活动的时间给予保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中小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原有单一的课间操、体育一般活动基础上的拓展,是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手段。
三、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的培养未来的人才,落实学校体育卫生艺术两条一规,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真正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乐于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我校以创建和谐、健康、文明、平安校园为目标,为了更好的同时也为了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奥运年为契机,我校决定实行开展“以发展体能为主体,突出趣味竞技性”的大课间活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
(二)、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大课间活动内容的选择:第一,要符合少年儿童的性别、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符合少年儿童的认识规律;第二,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活动量,活动时间最好安排在30分钟左右,学生每分钟脉膊次数最好控制在145次以内,这样有利于消除疲劳和体力恢复;第三,要符合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3、实效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实效性,要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搞的不是一种形式,也不是看谁搞的多么热闹,而是要把体育活动寓健身于快乐之中,要把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要把休闲与锻炼结合起来,要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满足感,逐步培养其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同时促使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4、创新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创新性,要符合标准,要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编出符合学校自己特点的大课间活动来。对于大课间活动中的一些选择项目,如游戏,跳皮筋,踢毽子,跳绳,丢沙包,摇呼啦圈,拍球,打乒乓球,棋类比赛等球类项目等,要以年级、班、组为单位,在规定音乐旋律中,留给学生空间,让学生去创新,要使学生创新性的活动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5、艺术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艺术性,要体现体育与美音的完善结合。大课间活动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遵循了体育与美音的结合,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所以在大课间活动中要重视音乐的作用,要把握好活动的节奏,要把音乐与体育活动结合起来,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或名曲,用音乐来调整和指挥队伍,让学生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之中,踏着轻松自然的节拍,进行身体锻炼,活动中也要使学生学会创造美、欣赏美,要以艺术教育来陶冶学生情操,美化孩子的心灵,从而达到体育与美音的完美结合。
[1] [2] [3] 下一页
Tag:学校工作计划,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小学学校工作计划,教育范文 - 学校工作计划
上一篇:小学校门口安全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