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 正文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培训提高   阅读:8882

概要:看完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当代的小学老师只有做到这五点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几点都是都是学习的规律。于老师说:“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这一句说出了教学的本质。于老师把“重情趣”放在教学的首位,因为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学的好。于老师认为老师教学生一定要“身教”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大的影响。总之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定要用心去教。不是嘴上去强调学生该怎样去做而是老师怎样才能影响学生自觉的去做。《翠鸟》,《新型玻璃》,《圆明园的毁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爱故乡的杨梅》等许多课堂实录都记载了于老师的精彩的讲解。比如《翠鸟》这篇课文: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看完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法”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我觉得作为一个当代的小学老师只有做到这五点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几点都是都是学习的规律。于老师说:“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这一句说出了教学的本质。于老师把“重情趣”放在教学的首位,因为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学的好。于老师认为老师教学生一定要“身教”这样才能对学生有大的影响。总之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一定要用心去教。不是嘴上去强调学生该怎样去做而是老师怎样才能影响学生自觉的去做。《翠鸟》,《新型玻璃》,《圆明园的毁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爱故乡的杨梅》等许多课堂实录都记载了于老师的精彩的讲解。比如《翠鸟》这篇课文: 

课前交流: 
师:刚才周老师介绍了我,谁听出来了?我叫什么名字? 
生:你叫于老师。 
师:哦,我一生下来,我父母就知道我将来要当老师,就给我起名叫老师了吗?(生大笑) 
生:你叫于永正。 
师:谁敢再叫一声我的名字? 
多位学生站起来叫了于永正,全班一起叫。 
师:人呢,本来就可以直呼其名的,比如我们的国家主席——江泽民,就可以叫他江泽民。 
生:于老师,我觉得叫你的名字不大礼貌,叫你于老师好一点。 
师: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啊! 
生:我可以叫你老于吗? 
师:当然可以啊,哈哈,你真聪明,你看我,年纪这么大了,是应该加个“老”字了。 
师:你们有没有开始喜欢我了呢? 
生:喜欢! 
师:第一次见面,那你想跟我说些什么呢? 
生:于老师,你真幽默! 
师:好!看出我幽默了,真了不起! 
生:于老师,认识你,我真是三生有幸! 
师:认识你,我四生有幸啊! 
……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 
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 
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 
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 
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名师的20条教学经验

《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