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正文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培训提高   阅读:8105

概要:3、(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各3分)4、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分)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分)5、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每点3分)6、(1)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3)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阅读。(各2分) 四、观点论述题1、答题要点:(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2分)(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3分)(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3分)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复习提纲,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3、(1)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各3分)

4、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3分)语文课程的地位: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3分)

5、识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起点,在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1)识字能认识客观事物;(2)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起点。(每点3分)

6、(1)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3)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阅读。(各2分)

 

四、观点论述题

1、答题要点:(1)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2分)(2)新课程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课程目标,语文素养应从三个方面全面诠释。(3分)(3)语文素养包括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言语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六个层次的内涵。(3分)

2、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正确的。(2分)(2)《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2分)(3)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有不少语言现象是很难从道理上讲清楚的。(2分)(4)掌握语言最好的办法是在反复多次的言语实践中积累经验。(2分)

3、答题要点:(1)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2)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同于语文活动课。语文综合性学习属于综合性课程,而语文活动课属于语文课程的一种课型。(2分)(3)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2分)(4)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整合。(2分)

4、答题要点:(1)不认同这种观点。(2分)(2)《课标》提出“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意味着课程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封闭走向开放,由执行者走向开发者。(2分)(3)语文课程要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学生的需求,就需要教师积极开发课程资源。(2分)(4)“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教师应树立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分)

 

五、教学

www.youer8.com 设计题

略(视其效果酌情给分)

六、案例分析题

1、答题要点:

(1)该教师没有合理使用教学媒体,以致于在教学中无法充分发挥教学媒体的优势。(2)教师采用先欣赏画面,再读文字的方法,以画面帮助理解文字,课堂看似热闹,实质上没有让学生充分感悟,没有引发情感共鸣。(3)画面限制了学生富有个性的想象,使学生的思维定格在画面上。(各4分)

2、答题要点:

(1)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缺乏有效的组织,导致课堂秩序混乱。(2)表面上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实质上还是学生在教师的控制下学习。(3)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各4分)

3、评述要点:

(1)辩论这种组织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3)在辩论的过程中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4)缺乏有效的组织策略,偏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各3分)

4、答题要点:

(1)选择贴近学生的话题,激发了学生交际的欲望;(2)学生充分发挥了交际主体作用;(3)教师在示范中指导倾听、表达、应对等方法,引导学生大方、文明地交往,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4)教学层层推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得到了多个回合口语交际的训练,在实践中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提高。(各3分)

上一页  [1] [2] [3]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教师职业道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