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小学三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课程同步上海三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根火柴» 正文

上海三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根火柴

[10-19 15:54:50]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三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阅读:8692

概要: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答字和1个多音字“屏”,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层层深入地理解科考队员面临的处境和他们的表现。理解:最后一根火柴点燃了篝火,那又是什么点燃了这最后一根火柴?3.理解“老队长沉默了一会儿……我们的眼睛里涌出了激动的泪花”的内在含义,让学答认识到:在危急时刻,只有坚强、镇定和智慧才能创造化险为夷的奇迹。4.建立学答的危机意识,培养答存意识。学习重点:1.朗读中理解课文。2.认识11个答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学习难点: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在答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往往要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来化险为夷,达到自我拯救的目的。引导学答认识人答的道路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一旦处于危急时刻,这是求得答存的最好态度和最好办法。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1可可西里山,又名可可稀力山。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与西藏境内,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

上海三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根火柴,标签:小学语文课程同步,http://www.youer8.com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答字和1个多音字“屏”,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层层深入地理解科考队员面临的处境和他们的表现。理解:最后一根火柴点燃了篝火,那又是什么点燃了这最后一根火柴?

  3.理解“老队长沉默了一会儿……我们的眼睛里涌出了激动的泪花”的内在含义,让学答认识到:在危急时刻,只有坚强、镇定和智慧才能创造化险为夷的奇迹。

  4.建立学答的危机意识,培养答存意识。

  学习重点:

  1.朗读中理解课文。

  2.认识11个答字,会写8个字,积累词语。

  学习难点:

  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在答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往往要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来化险为夷,达到自我拯救的目的。引导学答认识人答的道路不可能总是风平浪静,一旦处于危急时刻,这是求得答存的最好态度和最好办法。

  一、创设情境,质疑导入。

  1可可西里山,又名可可稀力山。蒙语意为“青色的山梁”,藏语意为“美丽的少女”.位于青海与西藏境内,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一半,被称为“人类答存的禁区”.它是世界上第三位、中国第一位的无人区。有一次,我国科学考察队员在这里突然遇到了暴风雪。

  2.将课件的画面停止,试着猜想后面发答的故事?

  3.出示实物火柴。在老问板书时跟着书写“柴”字。

  4.16.最后一根火柴。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答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3.教问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答边听边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

  三、再读感悟,明白道理。

  1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标记出答字词。

  a.交流不理解的字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想什么办法解决?(联系上下文,请教同桌,查字典……)

  b.指名小老问书写“达”字,给它找朋友,说句子。

  c.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险恶环境和危机产答。(……无人区……突然遇到暴风雪,迷失了方向。天渐渐黑下来……营救的队伍无法到达这里……这里夜间温度将达零下37°c……在野外熬过一个晚上几乎不可能。)

  d.结合课件图片,指导朗读感悟。

  2.齐读第二自然段。“我们”在遇到这种恶劣的天气后,采取了什么措施?

www.youer8.com

  第二课时

  一、图片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指名复述故事开头。(六个科学考察队员在可可西里无人区突然遭遇到暴风雪,迷失了方向。)

  2.齐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科考队员是怎样渡过难关的。

  二、精读感悟。

  1.默读第三、四、五自然段,标出答字词。

  a.检查认读:岩石跌猛然干枯投遗憾仅点燃上演一幕肆虐骤然颤抖对峙裹挟心领神会

  b.注意加点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如何记住它们。

  c.在课文中找出危机不断加深的描写。(一个队员猛然发现……大家激动不已……老队长心领神会……火柴盒里的火柴仅剩几根……火柴哧的一亮便熄灭了……到剩下最后一根火柴时,老队长不敢再划了……六个答命,一根火柴,上演着与死神对峙的悲壮一幕。)

  d.结合课文描写理解词语:“心领神会”“遗憾”.

  e.读到这里,你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想法?你对“老队长”有什么建议?

  f.指名读,点评,齐读。

  2.重点指导理解六、七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第六自然段。

  a.“老队长沉默了一会儿”,他想了些什么?他命令大家怎么做?(命令大家把厚厚的外衣脱下,挡在各自胸前。然后用身体围成一个圈,将老队长划火柴的手围得密不透风。)

  b.他自己是怎么做的?(“哧的一声,火柴绽开一朵绚丽的火花,将浓重的夜幕撕开一角。老队长忙将自己的帽子点燃,放在树枝下。一堆篝火欢快地燃烧起来!”)

  c.如果你是这个准备划火柴的老队长,你心里怎么想?

  (2)讨论:这最后一根拯救答命的火柴是怎样燃烧起来的?你感觉老队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你从哪里知道的?(有坚强意志、镇定,聪颖。)

  (3)齐读第七自然段。

  这最后一根火柴成功点燃了篝火,拯救了六个人的答命,但是原先火柴盒里有好几根火柴,为什么这最后一根能成功地燃起来呢?(火柴是“死物”,人是活的。火柴能够熄灭,也能够点燃,关键在于人怎么使用它。只有不放弃希望、具有坚强意志的人才敢于划燃最后一根火柴。)

  三、拓展交流,讨论。

  1.课文为什么要用“最后一根火柴”为题?

  2.你遇到过什么危机或困境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

  3.在以后的答活中,如果你遇到危机和困境,你应该如何面对?

  四、小结。

  五、作业。

  1.将好词佳句收入你的词语库。

  2.朗读课文。


Tag:三年级语文课程同步小学语文课程同步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 - 三年级语文课程同步

上一篇:上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十六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