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幼教文章幼儿园常用资料幼儿园专题研究托班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 正文

托班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

[01-26 13:48:20]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幼儿园专题研究   阅读:8576

概要: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也就“有话可说”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三、关注幼儿兴趣点,让幼儿“有话愿说”。 新《纲要》强调幼儿与教师、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把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体验放在首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纲要》也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乐意去交流和探讨,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活动。捕捉幼儿的兴奋点,抓住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1 、抓住偶发事情——激趣。餐前散步,鼎鼎在草坪上发现了一群蚂蚁在搬家,于是全班幼儿都投入到观察蚂蚁搬家的活动中。老师及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在下午生成“蚂蚁搬家”的谈话活动,幼儿都积极地加入到谈话的活动中来。 2 、关注热点事件——引趣。上幼儿园有一段时间了,我们拍了幼儿日常活动的照片并布置在走廊上,孩子们纷纷拥过来:“我在这里,你在

托班幼儿语言环境的创设,标签:幼儿园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http://www.youer8.com

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也就“有话可说”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三、关注幼儿兴趣点,让幼儿“有话愿说”。

新《纲要》强调幼儿与教师、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作用,把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体验放在首位,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纲要》也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更乐意去交流和探讨,教师应随时关注幼儿活动。捕捉幼儿的兴奋点,抓住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

1 、抓住偶发事情——激趣。餐前散步,鼎鼎在草坪上发现了一群蚂蚁在搬家,于是全班幼儿都投入到观察蚂蚁搬家的活动中。老师及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在下午生成“蚂蚁搬家”的谈话活动,幼儿都积极地加入到谈话的活动中来。

2 、关注热点事件——引趣。上幼儿园有一段时间了,我们拍了幼儿日常活动的照片并布置在走廊上,孩子们纷纷拥过来:“我在这里,你在那里。”“我和佳佳在搭火车。”“陆老师的脚怎么不见了(照片中只有陆老师上半身)”……孩子们叽叽喳喳,指指点点,就连还不太会说话的奇奇都指着自己的照片乐滋滋地说:“我,我……”在这种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语言环境中,孩子们是那么乐于开口。
不错的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幼儿语言活动的兴趣,把语言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是指导幼儿语言活动的关键。
四、学会倾听,适时引导,让幼儿“有话会说”

1、学会倾听
培养幼儿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幼儿学习语言,首先要学会听,听得准确,听得懂,然后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说。
教师是幼儿的朋友,要平等的对待他们。对于孩子的话,不仅要求大家有礼貌地听,教师更应耐心地听,认真地听。 给幼儿积极创设听的环境,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给幼儿听录音故事;邀请幼儿谈话,互相倾听并交谈;带领幼儿听多种声音:乐器的声音、动物的声音……让幼儿听后模仿,想像,并讲出他们听到的声音好像在说什么。让幼儿多听,是为了发展倾听和区别周围声响的能力,发展幼儿听觉器官,加强对语言的声音结构分析。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幼儿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这也是文明习惯的一种表现。

2、适时引导
心理学研究认为:2—3岁是孩子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也是孩子开始主动学说话的阶段。这一时期,孩子最爱与别人交谈,通过谈话他不仅学到大量的新词汇,而且能够把词汇与具体事物、动作相联系。但此时孩子说话常常语句不完整,结构不正确,老师应及时予以纠正及适时的指导与评价,这对激发幼儿的谈话热情、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幼儿语言运用能力是极其有效的。评价要在鼓励幼儿交流的基础上,给幼儿积极的肯定与支持:

第一,纠正幼儿语言中的毛病和缺陷。2~3岁幼儿由于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意思不准确、用词不正确,扯题等现象。在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要用语言交流,用语言表达,因此我随时注意纠正幼儿语言中的毛病和缺陷。在观察中我发现幼儿语言中比较普遍的毛病是语言不完整。有一次妮妮小朋友对我说:“老师鼻涕!”听了这样的话,我强忍着笑问:“老师没有鼻涕,到底是谁有鼻涕?”她笑了,改口说:“老师,是我有鼻涕!”幼儿不善于把要说的意思组成完整的话,只凭自己的小脑袋把天真的想法说出来了。这时我总是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促使他们由说不规范,不完整的方言,向着规范的、完整的语言方向转化。但只这样做还不够,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自己说话尽量做到完整、正确、通俗、易懂、形象、有趣,尽量做到适合孩子的口味,这样持之以恒,儿童的语言慢慢地就会干净利落起来了,思维能力也能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
不错的第二、关注个体差异。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存在个别差异,对那些理解能力、用词及表达方式上处于弱势的幼儿,注重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而不轻易加以否定或批评。对他们每一次的参与,教师都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肯定,如爱抚的眼神及手势、鼓励性的微笑、点头、语言夸奖"你真棒!"等方式来表扬这样。幼儿生活在强调优点的氛围中,就会带着轻松愉快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之中,并逐渐学会保持自信。不仅使幼儿在活动中发展了语言能力而且得到教师的肯定更有益于幼儿产生自信心。在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中,让幼儿真正“有话会说”。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即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教师只有把握住幼儿学习的心理,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热情,在日常生活中多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随时进行谈话活动,不断对他们的表达加以鼓励、引导,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有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参考书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2009年
2、《幼儿教育》杂志 2009年11月

上一页  [1] [2] 


Tag:幼儿园专题研究幼儿园课题研究,幼儿园教学研究制度幼儿园常用资料 - 幼儿园专题研究

上一篇:浅谈低结构活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