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资料《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 正文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资料   阅读:8802

概要:8、 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2509、 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培养集体意识,使班集何中的全体成员能够自觉按照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友好合作、乐于助人、平等交往、相互团结,形成和发展热爱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培养公民意识。25110、 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建立班级管理指导系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253-25411、 班级活动的基本特点:一是班级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二是班级活动目的一致性,产生了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三是班级活动的时空具有一致性;四是班级在活动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责任依从;五是班级活动导致一系列诸如暗示、模仿、感染、舆论、心理相容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出现,产生良好和健康的人际关系。254-25512、 班主任的角色作用: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教育的责任,发现的责任,激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http://www.youer8.com

8、      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三种风格类型的班主任: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250

9、      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培养集体意识,使班集何中的全体成员能够自觉按照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友好合作、乐于助人、平等交往、相互团结,形成和发展热爱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培养公民意识。251

10、  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包括: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建立班级管理指导系统;指导学生学会学习。253-254

11、  班级活动的基本特点:一是班级活动是一种交往活动;二是班级活动目的一致性,产生了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三是班级活动的时空具有一致性;四是班级在活动中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责任依从;五是班级活动导致一系列诸如暗示、模仿、感染、舆论、心理相容等社会心理现象的出现,产生良好和健康的人际关系。254-255

12、  班主任的角色作用:班主任是学生全面成长的关护者(教育的责任,发现的责任,激活的责任,夯实的责任);班主任是对学生产生全面影响的教育因素(教学生学习做人、做事;以自身的行为向学生提供教育信息;靠自身的威望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成为成功的领导者:应该明确自己不是单纯的管理者,而是在教育的同时行使管理和育人之职;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中,班主任要经常找机会接触班级成员,他的真诚和善意是赢得每个学生笨重、信任和平等交流的金钥匙。)256-257

13、  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一是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二是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方法:科学地诊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状;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众);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做法: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活动类型要丰富多样,为学生发挥潜提供舞台;明确活动中“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做到: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营造社会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258-262

14、  班集体目标设计的方法: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导向,制定适合班集体实际水平的发展目标;依据班级发展目标制定各科教学、班级教育

www.youer8.com 工作、班级活动目标体系,为班级教育和教学过程提供可操作、可测度的质量指标和合格标准;引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激励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抬起头来走路;在班级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发展水平,又要为集体中每个成员精心设计个性发展目标,并创造达到合理的个体目标的机会和条件,使集体中的每个成员在“合格+特长”的集体目标下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自我形象。258

15、  如何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协调班集体内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协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班主任要协调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班主任还要协调好班级内的各种活动和事务。259

 

第十章   学生评价

1、  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265

2、  学生评价:是指导根据一定的标准,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266

3、  评价标准:是在实施评价过程中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267

4、  相对评价: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础,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定出每个评价对象在这一集体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269

5、  绝对评价:是在评价对象的整体对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270

6、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被评价对象身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善的评价方法。270

7、  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织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并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273

8、  测验:就是通过让学生回答一系列与教育目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问题,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提取信息并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的过程。274

9、  动作技能:是指在完成一项任务中,由肌肉、骨骼运动和与这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以完善、合理的组织起来并顺利进行的活动。278

10、  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顺利完成某些任务的活动,它可分为专门的心智技能和一般的心智技能两类。278

11、  学生道德行为:是指学生个体在一定道德认识支配下所采取的行为,它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289

12、  学生评价的类型:一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二是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267-270

13、  学生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导向功能;发展功能;管理功能。270-271

14、  测验的类型:准备性测验和结果性(终结性)测验;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客观性试题测验和主观性试题测验。274-27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教师资料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教育范文 - 教师资料

上一篇: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_教育心理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