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资料《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 正文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资料   阅读:8802

概要: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 1、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2、 教育的三种基本要求: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53、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獐,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74、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85、论述教育的起源?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神话起源学: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2)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3)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http://www.youer8.com

第一章        教育学基础

 

1、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

2、      教育的三种基本要求: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5

3、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既相互獐,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可能展开,学习者也不可以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7

4、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8

5、论述教育的起源?有四种代表性观点:1)神话起源学: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的。2)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物种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本能行为。3)心理起源论:教育最初起源于原始人类的那种具有教育意味的无意识模仿。3)劳动起源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劳动过程的复杂性要求通过教育把人类积累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证明:人类原始时代教育活动已经存在了,教育是一种永恒的社会现象。10-11

6、    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11-12

7、    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学校将发生一系变革,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教育的国际华与教育的本土华趋势都非常明显,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13-15

8、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段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须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与现代化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在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工业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20

9、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科学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22-23

10、教育学的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24-25

11、论述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答:1)走向国际化,在当今这种各国经济形成了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趋势下,各国必须实行开放性教育,开展国际间教育合作和交流;实行人才交叉培养;开设各种程度的国际政治、经贸、文化、外交、经济技术合作、风俗与礼仪教育课程,加强外国语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教育的国际化。总之,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仍然是和平、合作与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教育走向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2)世纪是信息社会时代,各种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运转的神经中枢,计算机极其软件系统走进家庭、学校、教室,各级学校的课程软件将会开发出来,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将会通过计算机系统连成网络。3)科学成为主导课程;21世纪世界竞争将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更新速度的竞争,因此科学课程将成为主导课程。4)体现新人文精神:是指60年代以来形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意识和平与民主及人伦道德等等。各国课程内容增加了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国际文化交流课程、新的道德哲学和伦理教育课程,个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在未来的社会这些课程将会开设的更普遍,内容更丰富。

 

第二章        教育功能

1、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30

2、      正向功能:是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31

3、      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31

4、      显性功能:是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动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的结果。31

5、      隐性功能:是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的非预期的功能。32

6、      教育功能行动:是指可能导致产生一定功能结果的所有教育行动,具

www.youer8.com 体包括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结构的确立、教育目标的设定、教育内容的编制以扩教育手段的选择等。50

7、      教育的个体功能表现: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促进个体个化。33

8、      个体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包括:接受一定社会的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使个体追求的目标与社会要求相一致;掌握个人获得社会成员资格和追求目标所必须的技能;学会同身份和在每一场下自己所外的角色。34

9、      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34-35

10、  教育在促进个体个体化中的功能表现为: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35-36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教师资料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教育范文 - 教师资料

上一篇: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_教育心理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