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资料《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 正文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资料   阅读:8802

概要: www.youer8.com人的素质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严重的竞争对立和生态失衡的问题。335提出的对策和建议(335-336)9、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二是对教育的经济性质的认识。33710、教育国际化思潮包括如下内容:了解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文明、社会准则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认识各图和各民族间日益增大的全球范围的相互依赖;理解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既认识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各处自的权利,亦认识相互承担的义务;各级各类教育应具有国际的内容和全球的视野;个人愿意参与解决所属社区、国家和整个世界的问题。33911、国际化要求的要义是:贯彻和平、平等、全人类道德原则;理解、宽容和尊重异国文化、多元文化;能够和外国人一道顺利开展工作、研究;掌握外语;教育达到很高水平,能够和外国进行学校和文化交流,接纳留学生、访问学者等;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33912、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或原理:连续性——整体性。34013、终身教育的方法: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个人和小组,学习的主体是个人、小组,而不是课程和教师;要求

《教育学基础》复习资料(初中教师资格考试),标签: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http://www.youer8.com
www.youer8.com 人的素质教育严重脱节的问题;严重的竞争对立和生态失衡的问题。335提出的对策和建议(335-336)

9、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认识;二是对教育的经济性质的认识。337

10、教育国际化思潮包括如下内容:了解和尊重各民族及其文化、文明、社会准则和生活方式,包括国内民族的文化和其他国家的文化;认识各图和各民族间日益增大的全球范围的相互依赖;理解国际团结与合作的必要性;既认识个人、社会集团和国家各处自的权利,亦认识相互承担的义务;各级各类教育应具有国际的内容和全球的视野;个人愿意参与解决所属社区、国家和整个世界的问题。339

11、国际化要求的要义是:贯彻和平、平等、全人类道德原则;理解、宽容和尊重异国文化、多元文化;能够和外国人一道顺利开展工作、研究;掌握外语;教育达到很高水平,能够和外国进行学校和文化交流,接纳留学生、访问学者等;为国际社会做出贡献。339

12、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或原理:连续性——整体性。340

13、终身教育的方法: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个人和小组,学习的主体是个人、小组,而不是课程和教师;要求教育遵循兴趣原理——支配人类活动的重要规律;广泛应用小组学习法;广泛采用创造性、非指导性教育方法。340

14、终身教育的意义:终身教育作为与战后革新时代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的迅速变化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思想,能够推动社会持续高速地发展;它能够保证人的真正个性的发展和自我实现;能够真正地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使教育成为实现社会平等和民放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340

15、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全民教育;教育民主化;教育信息化;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个性化。

16、全民教育的基本含义是:全民教育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道德发展的需要;全民教育是广义的,它的范围从学前教育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教育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教育有各种传送体系,包括正确教育、非正规教育和不定形教育,学校应当与丰富的学习环境结合在一起;全民教育是一项新的社会责任,赞助者、家庭和非政府组织都要贯彻这一政策。341-342

17、教育民主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地方分权、地区自治权、学校自主权;家长、居民、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社会各部门参与教育管理,任何一个利益代表都不点优势;参与项目扩大,包括经费、课程、教学法、人事、决策等;工商界、科技界、政界、新闻界、文艺界、法学界等社会各界参与重大教育决策及科研决策。342

18、教育平等观念的要点是:教育平等不仅是发展教育所需,而且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必由之路;平等原则和能力原则是互补的,不应使一个目标屈从于另一个目标;教育平等对个人,对社会、民族、国家皆有益而无害;任何一个孩子,只要受过训练,都能取得成功。342

19、教育信息化的两个含义:教育培养适应于信息社会的人才;二是教育把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应用于教学与科研。343

20、教育信息化要求: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计算机;让学学会收集、选择、处理信息,进而学会创造信息;促进学校教育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进一步建立信息库、信息网络等。343

21、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的规范、布局、比例、结构要合理;二是教育要强调学生的可持发展,用终身教育的观念观照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兴趣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掌握,特别是创造性学习品质的培养,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Tag:教师资料教师教学资料,教师随笔教育范文 - 教师资料

上一篇:2016年教师资格考试_教育心理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