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课题研究报告《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的结题报告» 正文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的结题报告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课题研究报告   阅读:8614

概要:2、让学生“学会观察”。让学生在后天主体性教育中形成学习科学的能力:(1)、观察的层次性。(2)、综合运用感官。“爱观察”是“会观察”的基础,“会观察”是“爱观察”的提高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二)、预期目标本课题所提出的“学会观察”就是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学习科学的动机,提高观察和交流的兴趣,并能运用科学的工具、科学的方法独立自主地探究科学奥秘,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1、通过观察事物,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2、通过观察和实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引起思维发展过程中质的变化,提高概括能力。3、通过观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刻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4、通过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辅以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行动研究的具体措施如下:1、课前准备。观察活动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教学中提供的观察材料。所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的结题报告,标签: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http://www.youer8.com

2、让学生“学会观察”。

让学生在后天主体性教育中形成学习科学的能力:(1)、观察的层次性。(2)、综合运用感官。

“爱观察”是“会观察”的基础,“会观察”是“爱观察”的提高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二)、预期目标

本课题所提出的“学会观察”就是期望: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增强学习科学的动机,提高观察和交流的兴趣,并能运用科学的工具、科学的方法独立自主地探究科学奥秘,在探究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1、通过观察事物,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和实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引起思维发展过程中质的变化,提高概括能力。

3、通过观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刻苦探究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扩大知识面,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积累更丰富的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以行动研究为主,同时辅以案例分析、调查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行动研究的具体措施如下:

1、课前准备。

观察活动是否充分,效果是否明显,依赖于教学中提供的观察材料。所以,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准备观察材料。观察材料应具有结构性、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只有这样,学生在观察中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才可能顺利地通过观察揭示自然现象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建立正确的科学概念。

2、创设情景。

观察活动与动手、动脑是不可分割的,而好动又是学生的特点之一。故此,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一些参观、采集活动,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民主的观察氛围,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交流,尊重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促使探究活动的深入。

3、创设小组合作制度。

在观察活动中,小组既有分工又要合作,并能做到:边观察边分析、边观察边比较、边观察边研讨。

4、课外拓展。

课外布置思考性的观察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探究,帮助学生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并鼓励创造性的发现,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5、观察评价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多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更要体现评价的多元化。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研究需要实践检验,反复论证,因此我们将整个课题研究安排为两年,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1、全面考虑当前教改的潮流和课堂中学生的现状。

2、阅读文献资料,对相关课题的收集和思考。

3、在前两项的基础上,确定课题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践检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9月)

对方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并付诸实施,形成中期成果。

第三阶段:形成成果与深化研究阶段(20xx年10、11月)

在全面深入研究之后,搜集案例、学生学习成果。然后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揭题报告。

六、研究的策略

(一)开放教学目标,促进观察能力的形成。

目标是学习的向导,是思维的起点。教学目标统领着教与学的活动,也是评价教学的最有效指标。促进观察能力的初步定型,开放教学目标是前提与关键。

1、从明确“观察”的定义制定教学目标,走马观花式观察    目的性观察。

案例:《奇妙的指纹》教学目标

描述一:通过实验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认识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

描述二:通过制作指纹全家福的活动来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纹图样,让学生体验每个人指纹的独特性,并从中让学生掌握了拓印指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审视分析:

 

描述一

描述二

类型

走马观花式教学目标

目的性教学目标

特点

强调教学活动的结果

强调教学活动的过程

实际效应

教学过程注重知识的积累

评价注重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过程重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评价重在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能力、情感的发展

结论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能促进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从学生的兴趣来制定目标:教师的任务     学生的追求

案例:《植物的一生》单元教学目标

描述一:“植物的一生”单元是通过引导学生种植、培养一株植物,了解这株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周期和这株植物的6种器官,对一株植物作全方位的认识。

描述二:“植物的一生”单元是通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思考如何种植、培养一株植物,讨论并结合实际让学生制定简单的属于自己凤仙花的生长记录单,并通过种植了解这株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结合记录单和观察日记从种子到种子的生长周期和这株植物的6种器官,对一株植物作全方位的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人性的介绍自己的凤仙花给自己的同伴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教育范文 - 课题研究报告

上一篇:《合作学习方式的试验与研究》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