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2、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写观察日记是观察活动的后续操作活动,这里的观察活动既包含课堂内的,也包含学生课外自主开展的活动,通过画面、描述和实验,可以更好地呈现观察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加深对观察对象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在学生的记录本上,观察的内容丰富多样,五花八门:测量的数据、画出小虫子的模样、摸粗糙树皮的感受、听到穿过树叶的风声,还有饱满樟树果儿被阳光晒后,轻轻一踩发出的轻脆响声,看到不同颜色的落叶,还有心疼被虫子吃了大半的树叶等等,从他们凌乱的记录和潦草的字迹中,透着一股认真劲儿,让人越看越喜欢。他们在一次次的探究中感受到了观察的乐趣,观察方法逐渐浸入,逐渐达到我看、我想、我说、我画、我学的自主境界。附:[四(3)班傅妙秋同学和四(4)班戴心怡同学合作的观察日记]种绿豆20xx年10月11日我回家把一部分绿豆包在棉花里,放在水里。把剩下的绿豆放在潮湿的地方。20xx年10月12日今天我回家发现我那一小粒一小粒的绿豆外面的皮都脱了,只留下一粒粒白色的绿豆,中间还有翘起来的芯,芯的前端是尖尖的,下面的越来越粗,和
《小学科学观察能力的培养》的结题报告,标签: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http://www.youer8.com2、养成写观察日记的好习惯。
写观察日记是观察活动的后续操作活动,这里的观察活动既包含课堂内的,也包含学生课外自主开展的活动,通过画面、描述和实验,可以更好地呈现观察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加深对观察对象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
在学生的记录本上,观察的内容丰富多样,五花八门:测量的数据、画出小虫子的模样、摸粗糙树皮的感受、听到穿过树叶的风声,还有饱满樟树果儿被阳光晒后,轻轻一踩发出的轻脆响声,看到不同颜色的落叶,还有心疼被虫子吃了大半的树叶等等,从他们凌乱的记录和潦草的字迹中,透着一股认真劲儿,让人越看越喜欢。他们在一次次的探究中感受到了观察的乐趣,观察方法逐渐浸入,逐渐达到我看、我想、我说、我画、我学的自主境界。
附:[四(3)班傅妙秋同学和四(4)班戴心怡同学合作的观察日记]
种绿豆
20xx年10月11日
我回家把一部分绿豆包在棉花里,放在水里。把剩下的绿豆放在潮湿的地方。
20xx年10月12日
今天我回家发现我那一小粒一小粒的绿豆外面的皮都脱了,只留下一粒粒白色的绿豆,中间还有翘起来的芯,芯的前端是尖尖的,下面的越来越粗,和一粒粒白色的绿豆连在一起。
20xx年10月13日
20xx年10月14日
阳光明媚的今天,我一起床就去看我的绿豆,我的芯它变弯了,我的意思是前方是弯的,而且水变绿了。
20xx年10月15日
20xx年10月16日
……
七、研究的成果和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与研究,在学生学习水平,我本人的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这里在介绍成果的同时做简要的分析。
1、学生深深地喜欢上观察探究式的科学课。
通过实践,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科学课。20xx年9月20号我对三四年级54名学生进行了一次民意测验,55%学生热衷于这种快乐学习,甚至有科学当作自己的一项新爱好。35%认为科学非常好玩,发现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变强了,如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观察日记写作能力。10%的学生认为科学只是一门要学好的重要的科目,和英语一样。
2、大大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正确科学态度与科学素养的养成。
4、有效的落实了我们预期的研究目标,有效快速的培养三、四年级的观察能力。
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水平达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①[美] 国家研究理事会著:《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30页。
②王灿明:《登上学习快车》,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1月版,第68页。
1、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教育出版社,20xx年7月版
2、《教学组织策略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xx年6月版,主编:杨九俊
3、《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xx年12月版,张红霞著
4、《浙江省优秀教学案例汇编 小学 2004》,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5、《科学新课程教学设计与特色案例评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6月版,主编:傅圣瑾
6、《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xx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