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教育范文教师培训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 正文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

[10-19 15:55:55]   来源:http://www.youer8.com  教师培训提高   阅读:8190

概要: 16.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谈谈如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答案要点:1.要把握四则运算的本质。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最基础知识。一般对加法的定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的定义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要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和其认知特点的具体情境。以上运算定义,虽然在表述上已经比较直观,但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仍是十分抽象的,他们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情境可以赋予数以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数成为具体的物体。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3.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给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积累的机会,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动态表象,从而获得关于四则运算意义的准确理解。(举例略) 17.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答案要点: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两个大类:教学能力和通用性能力(主要是非教学方面的)。1.教学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就是

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大赛答辩题,标签: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http://www.youer8.com

 

16.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谈谈如何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答案要点:1.要把握四则运算的本质。四则运算是小学数学的最基础知识。一般对加法的定义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减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乘法的定义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的定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2.要创设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和其认知特点的具体情境。以上运算定义,虽然在表述上已经比较直观,但对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仍是十分抽象的,他们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情境可以赋予数以意义,从而使抽象的数成为具体的物体。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表象,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3.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给学生建立丰富的感性积累的机会,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动态表象,从而获得关于四则运算意义的准确理解。(举例略)

 

17.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答案要点:一个称职的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两个大类:教学能力和通用性能力(主要是非教学方面的)。1.教学能力。(1)教学设计能力。就是教师在课前对教学中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设计的能力。(2)教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语言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称职的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正式语言表达能力即符号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非正式语言表达能力即体势语言。(3)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中各种要素进行控制,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能力。(4)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5)教学测量与评价的能力。有效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反馈,开展教学反馈的前提是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2.通用能力。通用能力也被称为“基本能力”,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效协调人际关系与沟通的能力。(2)问题解决与研究的能力。(3)创造性思维与实践的能力。(4)批判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的能力。

 

18.简述小学数学教师应具有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什么?

答案要点:称职教师应具有广博的通用性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情境知识。具体讲由以下几个方面:1.本体性知识。即小学数学教师对任教的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相关知识。包括:内容性知识――小学数学学科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实质性知识――小学数学领域中的理论框架和结构;逻辑性知识――小学数学领域中新知识被引入的方式、学术根源和历史发展、研究者探究该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维方式等。2.条件性知识。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和回答“怎么办”的知识。主要包括:课程论知识――关于数学学科知识如何组织以适合学生学习规律并便于实施与测量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一般教学论和学科教学论知识――关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与技巧、教学组织形式等;班级管理知识(略);学生学习与发展知识――关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特征、学生学习的规律和有效方法、学法指导等;教育科研的知识(略)。3.实践性知识。这种知识既有教师直接获得的个人经验的积累,也有通过情境学习获得的他人经验的借鉴。如教师的案例分析、行为访谈以及教学经验介绍等是教师活动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4.文化知识。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19.简述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答案要点:1.在校本教研活动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构成了校本教研的三个基本要素。自我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现状进行深度思考,通过学习对自己做出分析,自觉改进教学行为。这种反思强调教师的主体悟性,强调教师的自主反思。同伴互助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相互交往、互动与合作,其具体活动形式有对话合作和帮助。专业引领是在专家或骨干教师的协助与带领下,在广大教师与专家、广大教师与骨干教师之间实现先进理念与教学实践经验的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而形成相互启发、共同引领的格局。2.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引领不等同于专家的单边引领,是双边引领、多边引领。在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阅读下面的教学片断,说一说造成这位教师教学尴尬的原因何在?

教学片断:

在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一位教师设计的新课导入:

(1)         

www.youer8.com ;    有6个桃子,分给唐僧和孙悟空两个人,有几种分桃子的方法?

0

     6

师:哪种比较公平?

1:分成3和3的那种,每人同样多就公平。

2:分成3和3的那种也不公平。因为,孙悟空干活多,唐僧不干活。

(2)             八戒又来了,要把有6个桃子分给三个人,每人可以得到几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培训总结,教师培训计划教育范文 - 教师培训提高

上一篇:小学数学青年教师素质大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