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正文

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04-02 00:23:50]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867

概要: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3、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问题情境(1) 师生谈话,引出少年合唱团问题 (2) 观察情境图,估计有多少人。 a) 提出问题,自主解答。(1) 在学生交流估计结果的基础上,以老师的身份告诉男女生人数,并提出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2) 鼓励学生利用以前的计算技能自主解答。(名) 三、交流学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计算方法。(1) 除教材上的三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其他的方法,只要计算正确,就要给与鼓励。 (2) 重点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结合交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 四、巩固练习完成试一试题目24+32= 53+2

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3、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备课随笔

一、问题情境

(1)        师生谈话,引出少年合唱团问题

 

 

 

 

 

 

 

 

 

 

(2)        观察情境图,估计有多少人。

 

 

a)    提出问题,自主解答。

(1)        在学生交流估计结果的基础上,以老师的身份告诉男女生人数,并提出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

(2)        鼓励学生利用以前的计算技能自主解答。(名)

 

 

 

 

 

 

三、交流学习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计算方法。

(1)        除教材上的三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其他的方法,只要计算正确,就要给与鼓励。

 

(2)        重点指导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结合交流进行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交流,并指导竖式的书写格式。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试一试题目

24+32=  53+26=  62+35=

让学生自主完成,再交流,重点了解学生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五、课堂练习。

1、完成练一练1-3题

第一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2、第二题摘桃子。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

 

 

3、第三题口算,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4、讨论“身边的数学”中的问题,先读题弄清题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然后全班交流在讨论交流。

 

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的事情为素材,

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的习惯和初步的数感。

 

 

 

 

估计后提出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

 

 

 

给学生创造自主尝试的空间和机会,便于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交流既是学生个性化算法的展示、体验与分享,又是学生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在生生、师生的交流学习中,学会竖式计算的方法。

 

将学生的个性化交流与学习新知识、技能结合在一起,并且有目的、灵活的调整活动过程。使交流过程自然和谐。

 

 

让学生用竖式完成计算,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考查了解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加强所学数学计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师谈话:

你喜欢唱歌吗?你都了解哪些唱歌的方式?(比如:独唱、对唱、小合唱‥‥‥大合唱等),

在一些大型庆祝活动,经常有大合唱。某少年宫就有这样一支非常出色的合唱团(出示情境图)这是他们在一次演出时的情景。(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试用教材,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设一种更既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境)

这里的估计不是估算,是一种对事物直观的数量感受,即 数感。学生估计的结果不急于作出评价。

 

 

师:老师告诉你们参加这次合唱队演唱的有女生23名,男生22名,请你算一算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还可能出现这些想法:

(1)

23+20=43

43+2 =45

(2)

20+22=42

42+3=45

(3)还可能用竖式计算。

根据教师了解的情况,如果学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可放大最后一个交流,如果没出现,教师参与交流。如:老师还有一个方法,用竖式计算,然后完成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交流时,如果有的学生没用竖式计算,且计算结果正确,首先要给与肯定,然后鼓励学生,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摘桃子的游戏,比一比看谁摘到的桃子最多。以比赛的形式完成,做完后交流订正。

记录学生的口算情况。有错误及时分析处理纠正。



学生可能出现这样的想法:

1、31+18=49(元)50元比49元多1元,所以用50元够买一件儿童上衣和一顶帽子。

2、买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需要49元,给50元还要找1元,所以能买。


Tag: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二单元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设计—冀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