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教学目标:1、能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2、能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并能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投影片 多媒体课件 学具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算法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学习内容关注要点 活动一出示课件(一)小猴学钓鱼。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讲述的故事,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 谁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讲一讲图中的故事。 启发学生提出:“有5只小猴子学钓鱼,跑了3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子?” 学生能仔细观察图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入对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 活动二1、你能用学具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自己试试看。2、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吗? 3、那一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4、列式计算你能根据刚才摆的方块列出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三、走进花果山《信息窗6——小猴学钓鱼》教学设计,标签: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教学目标:
1、能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2、能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并能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积极参加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投影片 多媒体课件 学具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算法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
学习内容 |
关注要点 |
活动一 出示课件(一)小猴学钓鱼。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中讲述的故事,明白事情发展的过程。 谁能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并提出数学问题。 |
学生观察画面,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讲一讲图中的故事。 启发学生提出:“有5只小猴子学钓鱼,跑了3只,又来了1只,现在有几只小猴子?” |
学生能仔细观察图画,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入对1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 |
活动二 1、你能用学具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吗?自己试试看。 2、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吗? 3、那一个小组来交流一下? 4、列式计算 你能根据刚才摆的方块列出算式吗? |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加深对图意的理解,想一想,算一算。 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想法。 全班交流,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小方块来摆一摆,从5个里面拿去3个再加上1个。 2、用5个方块加上1个,再减去3个。 3、直接口算答案。 学生尝试用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列的算式有: 5-3+1 5+1-3 (并口算出结果) |
学生能通过操作学具先进行独立的探索。 在讨论交流中,能够探索出多种算法。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合作意识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解决提出的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