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一、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认识对称现象,;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划出另一半。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3、在现实生活中了结对称轴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属于“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对称现象基础上的一次循环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特点,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学会用操作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划出另一半。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四、应采取的教学措施: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来学习对称知识。2、 突出实践,加强操作。3、 评价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把握。五、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六、教学安排:2课
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教学设计,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一、教学目标
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认识对称现象,;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划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了结对称轴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属于“空间和图形”领域的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对称现象基础上的一次循环和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特点,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感知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和对称轴,学会用操作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划出另一半。
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
四、应采取的教学措施:
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素材来学习对称知识。
2、 突出实践,加强操作。
3、 评价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把握。
五、教学准备:师生都准备各种各样的对称图形
六、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集体备课)(9月8日)
课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课型:新授
教法:动手操作,探索发现对称的特点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2、在大量的具体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学会独立思考、互助合作、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初步形成轴对称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具及学具准备:师生都准备各种各样的对称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特点。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在民俗节上拍的照片,请大家欣赏。
www.youer8.com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看看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 合作探究: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建筑物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脸谱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如果把风筝或剪纸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的)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对称的?说说看。
把你手中的物品对折后展示给小组同学看看。
三、巩固练习:
第29—30页的1、2、4、5题学生自己做。
第一题:找一找,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对称的,画出对称轴;不对称的,在下面打“×”
第二题:1、观察情景图,说说哪些动作是对称的。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者情景图的样子,便做动作,便互相判断。
第四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对称轴。
第五题:1、教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在折痕一侧剪下一半苹果的样子,让学生想象展开后纸的剪去部分的形状。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题。
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
五、 课外实践作业:1、搜集一些树叶,看看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
2、用这些树叶做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板书: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
课后反思:
1、 设计新颖、方法得当,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对称图形”这部分知识无论在内容设计上还是呈现形式上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觉,面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节课时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把新的课程理念融入课堂之中,将教材的意图与学生的认识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整堂课是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生感知对称轴的美,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实到实处。
2、创造学生学习空间、引导自主探究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始终能为学生提供学习所必须的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在操作、自主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得积极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主导,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他们的学习的能力。
第二课时 (9月8日)
www.youer8.com课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