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古诗名言名句老子《道德经》全文+白话文翻译» 正文

老子《道德经》全文+白话文翻译

[05-10 23:53:23]   来源:http://www.youer8.com  古诗名言名句   阅读:8321

概要:【俗译】过去已经得到过“一”(“一”﹦道)的:“天”以一作为其“清”的基础;“地”以一作为其“宁”的基础;“神”以一作为其“灵”的基础;“谷”以一作为其“盈”的基础;万物以一作为其“生”的基础;侯王以一作为其“为天下贞”的基础。其结果必然为:“天”若无“清”为基础恐怕会出现“裂”的结果; “地”若无“宁”为基础恐怕会出现“发”的结果;“神”若无“灵”为基础恐怕会出现“歇”的结果;“谷”若无“盈”为基础恐怕会出现“竭”的结果;万物若无“生”为基础恐怕会出现“灭”的结果;侯王若无“为天下贞”为基础恐怕会出现“蹶”的结果。“高”是以“下”为基础的。所以,侯王总是自己称自己为 “孤、寡、不谷”。这是不是专门在作贱自己呢?不是。贵贱不是这样的问题,侯王不以尊号称呼自己,反而能成其尊贵,就象人们把稀少的美玉当作宝贝,而不把俯拾皆是的石头当作宝贝一样。【导读】本章以几个具体例子列举了通过使用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而得到了所期望的结果,以此来证明其定律“一”的有效性。既然这个定律是有效的,所以若不遵循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老子指出,本质和表象不是一回事,不能以现象来作为准则,而要以

老子《道德经》全文+白话文翻译,标签:古诗词名句,古诗词名言,http://www.youer8.com


【俗译】

  过去已经得到过“一”(“一”﹦道)的:“天”以一作为其“清”的基础;“地”以一作为其“宁”的基础;“神”以一作为其“灵”的基础;“谷”以一作为其“盈”的基础;万物以一作为其“生”的基础;侯王以一作为其“为天下贞”的基础。其结果必然为:“天”若无“清”为基础恐怕会出现“裂”的结果; “地”若无“宁”为基础恐怕会出现“发”的结果;“神”若无“灵”为基础恐怕会出现“歇”的结果;“谷”若无“盈”为基础恐怕会出现“竭”的结果;万物若无“生”为基础恐怕会出现“灭”的结果;侯王若无“为天下贞”为基础恐怕会出现“蹶”的结果。“高”是以“下”为基础的。所以,侯王总是自己称自己为 “孤、寡、不谷”。这是不是专门在作贱自己呢?不是。贵贱不是这样的问题,侯王不以尊号称呼自己,反而能成其尊贵,就象人们把稀少的美玉当作宝贝,而不把俯拾皆是的石头当作宝贝一样。


【导读】

  本章以几个具体例子列举了通过使用宇宙的逻辑定律箭头“一”而得到了所期望的结果,以此来证明其定律“一”的有效性。既然这个定律是有效的,所以若不遵循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老子指出,本质和表象不是一回事,不能以现象来作为准则,而要以本质作为标准。为此,老子建议侯王以谦虚的表象来保持其自身的至尊的地位,因为这个地位才是为侯王带来一切的本质因素。

第四十章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俗译】

  利用“无为”的“逆反”的方法,可以使“道”整个地动起来。“弱”一直可以弱到为我们所用的“无”。天下万物生于“有”,而这个“有”却生自于 “无”。


【导读】

   “反者”指的是古中国人的根本“道”法“心法”,也就是逻辑思维的方法。利用心法,人可以以相反的方向走完宇宙已走过的逻辑轨迹。老子认为,这种与宇宙轨迹的自然方向相反的轨迹是一个由强到弱的渐进轨迹,且逐渐减弱的趋势的最终结果是进入到“无”的境界。这种“无”的境界就是本章所谓的“弱者”。当人的逻辑思维从“无”的境界返回时,就必然会出现一种“无中生有”的情形,这实际上也就是宇宙产生的过程的本质情状。所以,本章中的“道之动”指的是与自然方向相反的轨迹“有无”或者“强弱”;“道之用”指的是自然方向的轨迹“无有”或者“弱强”。但是需特别注意的是,不管是轨迹“道之动”还是轨迹“道之用”,都是人的心法所造成的轨迹。古人将人的心法所造成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Tag:古诗名言名句古诗词名句,古诗词名言小学语文 - 语文课堂教学 - 古诗名言名句

上一篇:关于月亮的古诗合集

《老子《道德经》全文+白话文翻译》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