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幼儿吧小学教育网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正文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

[04-02 01:32:58]   来源:http://www.youer8.com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8334

概要: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 2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具、学具准备:各类商品价格标签、超市购物清单。教学过程一、认识小数。(1)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吧。观察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图。小明买了3.25 kg香蕉,小东买了2.7 kg李子,小红买了0.8 kg桃子。(营业员依次报质量,然后定格)(2)教师:他们各买了些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千克呢?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明——香蕉:3.25 kg。小东——李子:2.7 kg。小红——桃子:0.8 kg。(3)教师:谁能读出这些水果的质量?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二、认识两位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标签: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http://www.youer8.com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 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各类商品价格标签、超市购物清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小数。

  (1)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观察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图。

   小明买了3.25 kg香蕉,小东买了2.7 kg李子,小红买了0.8 kg桃子。(营业员依次报质量,然后定格)

  (2)教师:他们各买了些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千克呢?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明——香蕉:3.25 kg。

   小东——李子:2.7 kg。

   小红——桃子:0.8 kg。

  (3)教师:谁能读出这些水果的质量?

   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

二、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观察学生的购物清单。

  教师:谁能读出买这些水果所付的钱?指名读、同桌互相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板书:学生读的小数。

  教师:谁能说说如十九点五零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在此基础上,让同桌互相说说其他的几个价钱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指名说。

练习:出示教科书第103页上面的4笔单价,让学生分别说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36.50元      0.85元    8.05元      9.25元

三、对比小结,初步理解小数。

1、对比

  教师:请同学生们仔细观察,表示水果的质量与价钱的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再汇报。

  学生1:它们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学生2:读这个数的时候,都要读出一个点字。

  学生3:表示质量的数,点后面只有1个或2个数字;表示价钱的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

2、小结。

  教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2.7,0.8,3.5,9.72,11.55……这样的数,都是小数。(板书:小数)中间的这个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板书)

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的是一位小数;小数点后面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四、巩固运用。

1、第103页课堂活动第1题

  同桌互相说说,并说出是几位小数。

2、第103页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再全班交流。

3、交流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各种商品标签和超市购物清单,先相互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课题的板书)

 

 

小数的初步认识(二)

www.youer8.com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3~105页例3、例4、例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事例,认识含有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并能正确说出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

2、结合人民币和长度单位,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推理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小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小数数位顺序表,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100的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米尺、卷尺、身高计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知道现在你有多高吗?下面我就先来测量一下每个同学的身高,请在本子上作记录。(用cm作单位)

(学生依次排队测量身高。)

  教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点名回答)

  教师:你知道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吗?

  教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

1、出示米尺。

  教师:请仔细看看,谁知道1 m等于多少厘米?

学生:1 m=100 cm。

  教师:把1 m平均分成100份,1份是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厘米?

学生: m,1 cm。

  教师:1 cm是多少米呢?

学生:是  m,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0.01 m。

教师板书:0.01 m。

  教师:那你知道6 cm是多少米吗?8 cm,9 cm呢?

  学生讨论后作答,教师引导。

  教师:请同学们再想想35 cm是多少米呢?怎样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先同桌讨论,然后汇报。

  学生1:35 cm是3.5 m。

  学生2:不对。如果是3.5 m,就表示3 m多。35 cm还不到1 m,怎么可能是3 m多呢?

  学生3:对,35 cm是百分之三十五米,用小数表示应该是0.35 m。

  教师:27 cm是多少米?50 cm、82 cm呢?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教师:小明同学的身高是135 cm,你知道是多少米吗?

  学生同桌讨论、汇报。

  学生:135 cm可以看成是100 cm加35 cm。因为100 cm是1 m,35 cm是0.35 m。所以135 cm是1.35 m。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35 cm=1.35 m。

  教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也把自己的身高改为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吧。

学生动手。

2、学习例3。

(1)、1元=(  )角    1元=(  )分,点名填空。

(2)、想想:1角=(   )元为什么?    5角=(    )元为什么?

[1] [2]  下一页


Tag: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小学数学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二)